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國主要地形區(qū)是_________;該國水災特別頻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國近30年來,沿海海平面呈持續(xù)上升的趨勢,分析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fā)生強烈地震并引發(fā)海嘯。地震發(fā)生時北京時間為26日8時58分,A國首都的地方時約為__________時________分;此次海嘯給印度洋沿岸國家?guī)砭薮髶p失,試從自然原因方面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恒河三角洲;該國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5~10月,且多暴雨,河口三角洲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河流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導致河床淤塞
(2)人類的生產、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同時大面積砍伐森林,導致溫室效應增強,氣候變暖,海水膨脹,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xù)上升。
(3)6;58;此次地震震級較大,引發(fā)了強烈的海嘯,印度洋沿岸國家離震中較近,沿岸地區(qū)或島嶼地勢低平,防御能力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20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處突然決堤泛濫,這主要是因為

A.上游開河解凍,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庫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標準過低所導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同樣類型的水患,還容易發(fā)生在該河的

A.內蒙古~河南段                    B.中、上游

C.河南~山東段                      D.中、下游

Q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歷史悠久,影響該地農業(yè)生產的主導因素是

A.水熱條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勢低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說明:該地為平原區(qū),溫帶大陸性氣候)

       (1)圖示地區(qū)地勢狀況如何?判斷理由是什么?

       (2)鐵路線的選擇是否合理?_________。請說出原因。

(3)出城公路與鐵路交匯處常發(fā)生堵車現(xiàn)象,甚至有事故發(fā)生,你認為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應如何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我國著名旅游景點中屬于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某開發(fā)商計劃在P地建療養(yǎng)院,應建在A、B、C中的________區(qū)域。

(3)根據圖中信息評價P地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條件。

(4)應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開發(fā)P地的旅游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學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圖中,A、B、C、D、E反映的是             過程。

(2)圖中的變化過程與其右圖中的曲線相對應的是                  

(3)圖中E→F反映了                   現(xiàn)象,其原因是      

(4)圖中,a、b兩類國家,屬于發(fā)達國家的是           ,它的城市化開始時間          ,處于城市化發(fā)展的                   階段,城市化發(fā)展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A[海洋地理]讀下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海域油污嚴重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某年1月,一艘油輪經印度半島南端附近海域時發(fā)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_____________方向漂流。洋流對石油污染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在泄油區(qū),魚類迅速死亡,原因是           _____     __。(2分)

(4)如果從A海區(qū)到B海區(qū)航行,從洋流角度考慮是             (順流、逆流)航行,其原因是                      。(3分)

B.【環(huán)境保護】

 

全球環(huán)境問題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使人類面臨的各種環(huán)境問題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環(huán)境問題群,上圖中A、B、C代表的環(huán)境問題在整個環(huán)境問題群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認為是三大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環(huán)境問題的名稱。

 A ____;B  ____;C ____。(3分)

(2)2010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顆星球、一個未來”,該主題體現(xiàn)了的環(huán)境觀。簡述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措施____________。(3分)

(3)請結合上圖說明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合作應對全球環(huán)境問題的必要性是                      ,合作的途徑是_______。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