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甲、乙兩座城市,甲城位于32°N、122°E,乙城位于32°N、30°E,有關兩城市的地理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每天日出日落的時刻相同

  B.每天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C.降水季節(jié)剛好相反,晝夜長短變化相同

  D.甲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于乙城

答案:BC
解析:

  此問題首先必須很好把握兩城市的位置特點;即緯度相同而經度不同;同時要大致確定他們的具體方位,即甲位于太平洋西岸而乙位于地中海沿岸,然后依此解答。兩地不在同一經度上,且未指明是否為春、秋分日,日出日落時刻是不可能相同的。仍應東早西晚。兩地在同一緯度,自轉線速度應該一致。故A、D兩項是錯誤的。同緯度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是相同的,晝夜長短也一致,但由于甲在太平洋西岸。屬季風氣候區(qū),是夏季多雨,而乙在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所以說B、C兩項內容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黃岡中學作業(yè)本  高一地理(上冊) 題型:013

地球上有甲、乙兩座城市,甲城市位于北緯、東經;乙城市位于北緯、東經,有關兩城市的地理現(xiàn)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每天日出日落時刻相同�、诿刻煺缣柛叨认嗤、劢邓竟�(jié)剛好相反,晝夜長短變化相同�、芗壮鞘械厍蜃赞D線速度大于乙城市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河北省秦皇島一中2008-2009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兩個地理實驗。根據(jù)材料回答。

  實驗甲(見下圖):模擬某一天氣系統(tǒng)的產生。在塑料水槽中間插一隔板,兩側分別注入同體積紅色暖水(代表暖空氣)與藍色冷鹽水(代表冷空氣)。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數(shù)秒內,冷暖水之間出面傾斜交界面。

  實驗乙(見下圖):觀察一個地理事物運動過程。所需材料如下:頂層不封閉的長方形玻璃缸(長100 cm、寬30 cm、高40 cm);塑料膜板(在一側開有一個小洞);一盆熱水;一盆冰塊;一支香;火柴。其步驟是:①把一盆熱水和一盆冰塊分別放入玻璃缸內的兩側;②蓋上塑料膜板,有孔的一側對著冰盆;③點燃香,朝下垂直從小孔插入約30 cm。

(1)

甲、乙兩項實驗過程可分別模擬________和________(選寫以下序號)。

①溫室效應�、跉庑、垆h面 ④逆溫效應�、莞邭鈮骸、逕崃Νh(huán)流�、叩蜌鈮�

(2)

能夠形成陰雨天氣的是

[  ]

A.

低壓系統(tǒng)中心

B.

高壓系統(tǒng)中心

C.

冷鋒的鋒前

D.

暖鋒的鋒后

(3)

引起空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  ]

A.

水平氣壓梯度力

B.

空氣上升和下降的垂直運動

C.

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

D.

地球自轉偏向力

(4)

仿乙裝置中的長方形玻璃缸,將尺寸各擴大20倍,利用這樣的建筑材料在地面建一個玻璃溫室,并進行人工通風。冬季農民利用這棟“房屋”可以生產反季節(jié)蔬菜,主要對哪些自然條件進行了改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節(jié),霜凍為什么多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變革,它的成敗關系到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或者毀滅。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改變著地球環(huán)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自覺地節(jié)能節(jié)水,購買綠色產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分類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動物……那么13億人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一支環(huán)境保護大軍。在這方面,僅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因為政府不可能涉及每個人的消費行為,也不可能規(guī)定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1)請說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含義: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上面的材料,參照第一框圖中甲、乙兩同學提出的關于資源利用的倡議口號,依據(jù)后三個框圖提示的主題,自己編撰一句倡議口號(不超過20個字)。

(3)每年召開的國際氣候峰會目的之一是應對當今人類面臨的一個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材料二漫畫主題反映該問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應對上述環(huán)境問題遵循“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這主要考慮了發(fā)展中國家的___________。

①發(fā)展需求     ②環(huán)保意識

③技術水平     ④人口素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面甲、乙兩圖完成以下問題。

(1)根據(jù)甲、乙兩圖所示內容,給甲、乙兩圖標上正確的名稱:甲________、乙________。

(2)甲圖中①、②、③、④與乙圖中A、B、C、D的對應關系應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當我們歡度2011年春節(jié)時,地球應位于甲圖中①~④中的________點東面,此時地球公轉速度________。

(4)乙圖中由B→C,發(fā)生的地理現(xiàn)象有(  )

A.日地距離逐漸縮短

B.瓊州海峽陽光直射

C.長城內外千里冰封

D.太行山區(qū)層林盡染

(5)若黃赤交角變?yōu)?0°,乙圖中將出現(xiàn)哪些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