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國某地地表景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沉積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冰川堆積作用
2.該景觀分布區(qū)的主要植被類型是: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溫帶草原、荒漠
C.熱帶季雨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
3.下面經(jīng)緯位置圖,能夠示意該景觀所在地區(qū)的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地地表景觀圖”,回答下列各題。
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力沉積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冰川堆積作用
該景觀分布區(qū)的主要植被類型是: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溫帶草原、荒漠
C.熱帶季雨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
下面經(jīng)緯位置圖,能夠示意該景觀所在地區(qū)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某地氣候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小題1】該地最可能位于
A.云貴高原 | B.河西走廊 |
C.長江中下游平原 | D.東北平原 |
A.植被為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
B.地表呈現(xiàn)千溝萬壑的景觀 |
C.喀斯特地貌廣布,滑坡頻發(fā) |
D.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讀我國某地氣候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
1.該地最可能位于
A.云貴高原 B.河西走廊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東北平原
2.下列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被為亞熱帶落葉闊葉林
B.地表呈現(xiàn)千溝萬壑的景觀
C.喀斯特地貌廣布,滑坡頻發(fā)
D.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地自然景觀圖,回答22~24題。
22.該自然景觀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的堆積作用 B.風力的侵蝕作用
C.流水的侵蝕作用 D.地殼的垂直運動
23.該地區(qū)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為
A.耕地土層變薄,質量下降,農(nóng)作物單產(chǎn)降低 B.使地表變得支離破碎
C.使土壤質地變得疏松 D.加劇了暴雨發(fā)生的次數(shù)
24.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保持的是 ( )
A.擴大林、草種植面積 B.改善天然草場的植被
C.大力開展土地復墾工作 D.增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