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近地面與3000m高空垂直氣壓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a、b、c位于同一緯度,則下列情形可能出現(xiàn)的是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
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
③b代表白天的陸地
④b代表晚上的陸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若a、b、c位于同一條經(jīng)線,且a、b、c三地之間形成的環(huán)流屬于三圈環(huán)流的一部分。
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chǎn)、c之間的距離接近6660km
B.近地面大氣可能由b向a、c流動
C.a(chǎn)、b和a、c之間一定盛行信風
D.a(chǎn)、c所代表的氣壓帶移動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
【1】B
【2】A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示為近地面與3000m高空垂直氣壓差示意圖,fd處于氣壓差峰值,氣壓差大,也就是a地與c地垂直氣壓差大,b地垂直氣壓差;由此可判斷同一水平面上,a與c地近地面較b地氣壓高,高空氣壓較低,氣壓差值大,b地近地面氣壓較低,高空氣壓較高,氣壓差值小;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近地面夏季(白天)陸地氣溫較高氣壓較低,海洋氣溫較低氣壓較高,冬季(夜晚)陸地氣溫較低氣壓較高,海洋氣溫較高氣壓較低;高空氣壓與近地面的相反,由此可判斷a、c近地面氣壓較高代表夏季的海洋或冬季的陸地,②正確;b近地面氣壓較低,代表的是白天的陸地,③正確,故選B。
【2】a、c兩地近地面與高空氣壓差大,說明a、c近地面是高壓,b是低壓;所以a與c大可能為副熱帶高氣壓帶上(即約為南北緯30度),b位于赤道低氣壓帶上,ac兩地相差60°,經(jīng)線上每相差1°就相差111km,所以ac之間的距離接近6660km,A項正確;大氣是由高壓指向低壓,所以近地面大氣可能是由a、c向b流動,B項錯誤;只考慮氣壓帶與風帶的影響時,a、b和b、c之間盛行信風,但除了受氣壓帶與風帶的影響,還受海陸分布,近地面狀況等影響,如也可能盛行季風,所以C項錯誤;氣壓帶和風帶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就是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方向,所以a、c所代表的氣壓帶移動方向是相同的,D項錯誤。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一個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讀圖并回答問題。
(1)在這個過程中城市的變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過程后期,中小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從事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人口往往會增加,而城市中心會出現(xiàn)“空心化”。試分析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韓國部分地區(qū)地形及甲乙兩市氣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造成甲、乙兩市氣候類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陸位置 B.緯度位置 C.地形 D.季風
【2】與中國同緯度沿海城市連云港相比,甲市
A.夏季氣溫較高 B.冬季氣溫較低 C.氣溫日較差較大 D.氣溫年較差較小
【3】乙市7、8月份降水多于甲市的主要原因是
A.受鋒面雨影響 B.受臺風雨影響
C.地處夏季風背風坡 D.地處西風帶迎風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上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溫度條件的原因主要是
A.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很安全
B.地殼運動的緩慢性和穩(wěn)定性
C.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周期適當
D.地球具有適中的體積和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稱為離岸風,反之稱為向岸風。下圖為“世界部分地區(qū)離岸風和向岸風分布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風向;卮鹣铝袉栴}。
【1】風向①~⑤中,形成原因與其他三個明顯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
【2】有關(guān)風向?qū)ψ匀画h(huán)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風向影響顯著
B.乙海域受③風向影響,海水上泛而利于漁場形成
C.丙地在④風向盛行的季節(jié),草原茂盛
D.丁地全年受⑤風向的控制,光熱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