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相同的長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濕的土壤分別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從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個盆子內(nèi),將一塊微濕的海綿壓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見圖2)。分別用兩個噴水壺,往“小山”上灑等量的水,模擬降水,觀察、比較兩個盒子內(nèi)水面發(fā)生的變化。據(jù)此回答題。


1.放有海綿的盒子的水面與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1. A.
    高出很多
  2. B.
    高出稍許
  3. C.
    高度相同
  4. D.
    高度較低

2.該實驗模擬的地理事實是


  1. A.
    湖泊能夠調(diào)節(jié)空氣濕度
  2. B.
    坡度變化會改變地表徑流量
  3. C.
    濕地能夠吸納地表徑流
  4. D.
    降水變化能夠影響自然環(huán)境
1. D
2. C
試題分析:
1.海綿起到攔蓄地表徑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況下,會使注入盒中水量減少,故有海綿的盒子水面高度較低。
2.由實驗可知,地表徑流被地下的海綿吸收,具有調(diào)節(jié)徑流的作用,其功能相當于濕地,故正確答案為C。
考點:本題考查濕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
點評:本題為2009年上海市高考真題,屬于實驗類命題,學生只要注重對抽象原理的驗證、感知,掌握濕地的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即可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雙休日、“五一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長假,給人們外出旅游、購物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商業(yè)、旅游、交通等行業(yè)的火爆。經(jīng)濟界人士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假日經(jīng)濟”。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假日經(jīng)濟”是基于對旅游業(yè)如下正確認識


  1. A.
    旅游業(yè)是旅游活動的媒介
  2. B.
    旅游業(yè)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產(chǎn)業(yè)
  3. C.
    旅游業(yè)是“無煙工廠”
  4. D.
    旅游業(yè)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yè)

2.節(jié)假日各旅游景點游客爆滿,票房收入大增,這說明要成為旅游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是


  1. A.
    出游欲望
  2. B.
    較好的經(jīng)濟條件
  3. C.
    閑暇時間
  4. D.
    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

3.“五一黃金周”來武漢旅游的人主要來自周圍地區(qū),這說明旅游資源具有有限的


  1. A.
    環(huán)境承載量
  2. B.
    地區(qū)接待能力
  3. C.
    最優(yōu)吸引半徑
  4. D.
    經(jīng)濟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某沿海地區(qū)洋流示意圖,回答下面幾題。


1.若甲洋流所處的緯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與甲洋流構成完整洋流系統(tǒng)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  ④西風漂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谇u寒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③秘魯寒流  ⑥東澳大利亞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1. A.
    甲→②→⑨→①
  2. B.
    ⑧→①→⑤→甲
  3. C.
    ③→甲→⑦→②
  4. D.
    ⑥→④→甲→⑤

2.若甲洋流的性質(zhì)屬于暖流,則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在


  1. A.
    10°W;61°N
  2. B.
    150°W;4°S
  3. C.
    157°E;28°S
  4. D.
    143°E;32°N

3.若圖中的海洋是太平洋,當甲洋流遠離海岸且沿岸的水溫異常升高時,受其影響可能出現(xiàn)嚴重旱災的地區(qū)是


  1. A.
    智利
  2. B.
    美國
  3. C.
    印度
  4. D.
    英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地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則該地的經(jīng)緯度是


  1. A.
    00180o
  2. B.
    0020oW
  3. C.
    0000
  4. D.
    0020o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種氣候類型中,完全屬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下形成的是


  1. A.
    ①③
  2. B.
    ②③
  3. C.
    ③④
  4.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該圖是“我國部分省區(qū)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


圖示各省、市、自治區(qū)中


  1. A.
    人口死亡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別是西藏和上海
  2. B.
    不考慮人口遷移的影響,上海年凈增人口最少
  3. C.
    經(jīng)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口的出生率越高
  4. D.
    經(jīng)濟越落后的地區(qū),人口的死亡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發(fā)量與各作物生育期內(nèi)平均需水量關系圖,回答1~2題。


1.該地水資源最缺乏的月份是


  1. A.
    1,2月
  2. B.
    4,5月
  3. C.
    7,8月
  4. D.
    10,11月

2.為緩解水資源短缺狀況,該地雨熱同期時最適合種植的農(nóng)作物是


  1. A.
    夏玉米
  2. B.
    春玉米
  3. C.
    冬玉米
  4. D.
    水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我國四個水稻主產(chǎn)區(qū)水稻播種面積占全國總播種面積的比重變化統(tǒng)計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示表明


  1. A.
    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在增加
  2. B.
    東北區(qū)水稻播種面積減少
  3. C.
    傳統(tǒng)水稻產(chǎn)區(qū)的播種面積減少
  4. D.
    干旱的西北地區(qū)沒有水稻生產(chǎn)

2.導致四大水稻產(chǎn)區(qū)播種面積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1. A.
    產(chǎn)業(yè)結(jié)構的調(diào)整
  2. B.
    國家政策的扶持
  3. C.
    北方氣候更適合水稻生長
  4. D.
    南方水稻的市場需求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讀圖,回答問題


1.該區(qū)域河流主要補給形式及汛期分別是


  1. A.
    雨水、夏季
  2. B.
    積雪融水、春季
  3. C.
    冰雪融水、夏季
  4. D.
    地下水、秋季

2.樓蘭古城在兩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鄉(xiāng),林草繁茂的綠色王國和絲路重鎮(zhèn)。樓蘭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1. A.
    位于絲綢之路,戰(zhàn)爭頻繁
  2. B.
    位于大陸內(nèi)部,降水稀少
  3. C.
    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4. D.
    風力大,風力侵蝕作用強

3.圖示地區(qū)有我國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它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


  1. A.
    東部
  2. B.
    南部
  3. C.
    西部
  4. D.
    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