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4,分析、判斷下列城市地域功能區(qū)與其付租能力及最佳區(qū)位選擇搭配正確的是
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
A.商業(yè)區(qū)- Ⅲ- a B.住宅區(qū)-Ⅱ-b C.工業(yè)區(qū)-Ⅲ- a D.商業(yè)區(qū)-Ⅰ-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共26分)
材料一 2010年9月7日,釣魚島又稱釣魚臺(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附近海域,一艘中國漁船受到日本一艘巡邏船沖撞,并非法扣留中方漁民漁船。中方表示強烈抗議,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卮穑1)~(3)問題。
(1)釣魚島成因屬于____
A.珊瑚島 B.火山島 C.沖積島 D.大陸島
(2)讀下圖,上半部為我國局部海域等深線圖,虛線為斷面線,下半部為沿該線作出我國沿海海域的地形剖面圖,運用海底地形知識,說明釣魚島為什么屬于中國的領土?
(3)日本妄圖強占面積僅有6.344平方公里的釣魚島,根本意圖是什么?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回答。
材料二 “南海一號”是一艘沉沒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1987年被意外發(fā)現,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打撈出水。“南海一號”沉沒的地點,向東北可達廣州、潮州、泉州、廈門等港口,向西則可下雷州半島、瓊州海峽至廣西,穿南海到達更加遙遠的目的地。該地正位于唐宋時期中國海外貿易主航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滿載瓷器等重物的沉船,船頭朝向西南,看來正是從中國港口出發(fā),駛向外洋的貨船。如下圖,并完成(4)~(7)問題。
(4)據圖分析,“南海一號”沉船遺址水深最多不超過_____米。
(5)簡要說明打撈“南海一號”古沉船選擇在冬季的主要原因。
(6)據圖文材料,宋代商船可能在冬季沉沒,分析說明判斷理由(從船頭朝向、風向和洋流方面作答)。
(7)珠江三洲地區(qū)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條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廣東省廣州東莞五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文綜地理部分 題型:綜合題
讀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地貌類型主要分布于我國的________地區(qū),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圖中F為流動沙丘,則該地盛行________風,沙丘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圖中斷層左側地殼垂直運動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處為石灰?guī)r,D巖石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南方喀斯特地貌區(qū)降水量大,為何地表易缺水?
ww w.k s5u.c o(5)按巖石的成因分,花崗巖屬于三大類巖石中的________巖,根據圖示可判斷該地區(qū)發(fā)生的地質作用中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高考地理試題分類匯編——自然災害與防治 題型:綜合題
讀下列關于地震的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1:2010年以來世界上發(fā)生了一系列強烈地震,圖中顯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時閘、地點和震級.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發(fā)滑坡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地震引發(fā)的海嘯甚至波及到日本,導致該國水產設施嚴重破壞,海水養(yǎng)殖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材料3:海地多年來政冶經濟不穩(wěn)定。許多建筑物無法達到合格的抗震標準.而智利社會相對穩(wěn)定,經濟較為繁榮,政府頒布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將不合規(guī)范的房壓拆除。
材料4:
【小題1】讀圖判斷圖中地震發(fā)生地所屬的火山地震帶,填寫下袁。
【小題2】圖中地震發(fā)生地①、③、⑤所處位置分別是太平洋板塊與 板塊、 板塊、 板塊的交界處。從材料1和材料2可知,這些地震體現的自然災害具有的主要特點是 。
【小題3】智利地震震級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壞程度相對較小,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黑龍江鶴崗一中高二下期期中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圖為“某島嶼的示意圖”,該島面積1.09萬平方千米,約有280萬人口,島上主峰藍山峰海拔為2256米,山區(qū)多火山活動。山坡上的咖啡園里出產世界上最昂貴的藍山咖啡,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題。(16分)
(1) 該島的地形特點(4分)
(2) 說出圖中山脈的走向,并說明判斷理由?(4分)
(3) 結合圖文資料分析該地區(qū)生產優(yōu)質咖啡的自然原因(6分)
(4) 分析該島城市分布特點(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新課標高三配套月考(三)地理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濟南市某校“地理社團”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時間進行了網上模擬探究活動、研究了該時間內出現的一些地理現象,該圖表示模擬探究的區(qū)域和探險路線。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社團成員們發(fā)現,有許多地點經度或緯度相近,但自然現象卻差異明顯,請結合所學地理知識,按要求補充下表中內容。(4分)
地點 |
現象 |
分析 |
①和② |
風向不同 |
②風向主要成因是 |
③和④ |
地方時不同 |
大約差 小時 |
⑤和⑥ |
自然帶不同 |
體現了自然環(huán)境的 特征,自然帶的這種變化反映了 規(guī)律 |
(2)社團成員們調取了①地7月10—13日氣象資料統(tǒng)計表(見下表),請寫出該時段影響①地的天氣系統(tǒng)名稱,并分析判斷依據。(4分)
(4)描述蘇門答臘島地形的基本特征。(2分)
(5)蘇門答臘島素有“天然地質災害的超市”之稱,曾多次發(fā)生重大泥石流災害。試從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方面簡要分析泥石流發(fā)生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