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氣壓分布形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氣壓分布形勢,一般出現(xiàn)的時間是( )
A. 1月 B. 3月
C. 7月 D. 9月
【2】在這種氣壓分布狀況下,A地盛行( )
A. 東南風 B. 西南風
C. 東北風 D. 西北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的數(shù)碼代號按順序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②① D. ②③④①
【2】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氣溫日較差較大的原因是( )
①離太陽近 ②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太陽高度角小
③云層厚且夜晚長 ④地勢高、空氣稀薄
⑤白天太陽輻射強 ⑥夜晚大氣逆輻射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問題。
(1)①②兩。 )
A.全部屬于長江流域
B.都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C.地形都以平原和山地為主
D.冬季河流結冰期都較長
(2)下列關于①②兩省人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省煤炭開發(fā)規(guī)模大于②省
B.②省貧困人口比重低于①省
C.②省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制約因素是距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較遠
D.①②兩省的交通分別以水運和鐵路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地上空對流層內等壓面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jù)等壓面的彎曲變形情況,在圖中畫出甲、乙兩地間的熱力環(huán)流。
(2)由圖可知,甲地氣溫比乙地氣溫 (高或低)。
(3)將M、N、P、Q四點氣壓值按從大到小排列 。
(4)假如圖示甲、乙、間的環(huán)流為城市熱島環(huán)流,則表示郊區(qū)的是 (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圖及統(tǒng)計表,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能正確反映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的曲線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與8月20日正午太陽高度大致相等的是( )
A.4月22日
B.7月22日
C.9月22日
D.11月22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兩日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日變化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l.該地1月盛行偏北風,6月盛行偏南風,據(jù)圖分析該地可能位于
A. 華北平原 B. 印度半島 C. 地中海沿岸 D. 珠江三角洲
【2】關于該地6月9H天氣的敘述,正確的足
A. 降水多少與氣溫高低呈正相關
B. 該R降水不可能足對流雨
C. 該H 8:00左右地面輻射最強
D. 12~13時氣溫降低是因為云層增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下面各題。
(1)村莊①②③④相比較,發(fā)展的農(nóng)業(yè)類型和具有的優(yōu)勢自然條件正確的是( )
A.①村莊:種植裟、水熱條件最好
B.②村莊:種植水稻、降水條件最好
C.③村莊:種植茶樹、水源條件最好
D.④村莊:種植柑橘、光照條件最好
(2)①③④⑤四村莊中不能看到其他三村莊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實線為鋒線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動,虛線范圍內為雨區(qū)。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圖示時刻,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降水區(qū)正在進行連續(xù)性降水 B. c-e-d一線附近氣流穩(wěn)定
C. a地比b地氣溫更高 D. b地比a地更濕潤
【2】【2】若該鋒線兩側a、b、e三點的氣壓對比是a=b>e,則下列氣壓對比正確的是
A. b>d B. a<c C. d>c D.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洋流為中低緯大洋環(huán)流的一部分,XY為鋒線,N位于陸地,完成下列問題。
【1】P地的天氣狀況是
A. 晴朗天氣 B. 陰雨綿綿 C. 電閃雷鳴 D. 寒風刺骨
【2】N地的氣候特征是
A. 終年高溫多雨 B. 終年溫和多雨 C. 終年寒冷干燥 D. 終年炎熱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