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空低槽影響,2004年12月16日上午8時30分,湖南省氣象臺發(fā)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黃色預警信號含義為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濃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濃霧且可能持續(xù)。據此完成4~5題。
(1)該省當日的天氣可能為
[ ]
(2)受大霧天氣影響最為突出的產業(yè)部門為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受高空低槽影響,2004年12月16日上午8時30分,湖南省氣象臺發(fā)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黃色預警信號含義為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濃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濃霧且可能持續(xù)。據此完成4~5題。
(1)該省當日的天氣可能為
[ ]
(2)受大霧天氣影響最為突出的產業(yè)部門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地等溫線圖,回答:
1.影響圖中A、B兩點氣溫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陽輻射 ②大氣環(huán)流 ③海陸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2.形成C島東側氣候的因素有
①緯度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
③受東南季風影響 ④受東南信風影響
⑤受暖流影響 ⑥受寒流影響
⑦位于迎風坡
A.①②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利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沒有排水溝渠,房屋也沒有雨檐,百貨店中也沒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約有半年是大霧彌漫的季節(jié)。濃霧移動時,如霏霏細雨,當地人稱這種濃霧為毛毛雨。結合利馬及周邊區(qū)域圖,回答9~11題。
9.關于圖中甲、乙兩處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氣候類型不同,甲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乙為熱帶雨林氣候
B.氣候類型相同,都是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而形成的熱帶雨林氣候
C.甲處氣候是在地形、東南信風與暖流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
D.乙處氣候是因其位于熱帶低地,且受東南、東北季風帶來的水汽影響而形成的
10.與乙處所在氣候區(qū)比較,丙處所在氣候區(qū)的晝夜溫差較大,主要是因為丙處( )
A.白天大氣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氣保溫作用弱
B.白天大氣的吸收作用強,晚上大氣保溫作用弱
C.裸地面積廣,晚上大氣保溫作用強
D.蒸發(fā)量大,云量多,大氣保溫作用強
11.丁處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氣溫僅為13~14℃,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寒流影響
B.地勢高,氣溫相對較低
C.地處熱帶叢林,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明顯
D.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雨天多,云霧多,太陽有效輻射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四川省資陽市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沒有排水溝渠,房屋也沒有雨檐,百貨店中也沒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約有半年是大霧彌漫的季節(jié)。濃霧移動時,如霏霏細雨,當地人稱這種濃霧為毛毛雨。結合利馬及周邊區(qū)域圖,回答問題。
1.利馬多大霧天氣,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響,空氣濕度大
B.地處低緯地區(qū),空氣對流強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處低緯地區(qū),受沿岸寒流影響,下層空氣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區(qū)和盛行西風的迎風坡,空氣中塵粒多,水汽易凝結
2.關于圖中甲、乙兩處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氣候類型不同,甲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乙為熱帶雨林氣候
B.氣候類型相同,都是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而形成的熱帶雨林氣候
C.甲處氣候是在地形、東南信風與暖流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
D.乙處氣候是因其位于熱帶低地,且受東南、東北季風帶來的水汽影響而形成的
3.丁處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氣溫僅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響
B.地勢高,氣溫相對較低
C.地處熱帶叢林,植被對氣候的調節(jié)作用明顯
D.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雨天多,云霧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