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坡地徑流示意圖,其中Q1表示地表徑流,Q2為地下順坡徑流,Q3為下滲徑流。不同巖性的坡地,三種徑流比例差異較大。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當降水強度和時間相同時,說法正確的是
A. 地表植被覆蓋率越高,Q1越大 B. 坡度越緩,Q1越大
C. 地表植被覆蓋率越高,Q2和Q3越大 D. 坡度越大越陡,Q2+ Q3越大
【2】我國貴州某地區(qū)坡地徑流中Q3占徑流比重最大,則該地區(qū)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和對當地農業(yè)的影響,組合正確的是
A. 風力作用 旱災 B. 風力作用 澇災
C. 流水作用 旱災 D. 流水作用 澇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將上海建成世界“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為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上海大力推進產業(yè)布局“退二進三”(第二產業(yè)向郊區(qū)擴散,第三產業(yè)向中心城區(qū)集聚),并在郊區(qū)建設了金橋出口加工區(qū)、臨港裝備制造基地等臨港型工業(yè)集聚區(qū)。
材料二 上海港1959年貨物吞吐量為0.17億噸;1984年貨物吞吐量已突破1億噸大關;2010年貨物吞吐量達到6.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 905萬標準箱,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又大幅度提高。
材料三 上海港主港位置遷移示意圖。
(1)簡述上海港主港位置變遷的特點,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從交通聯(lián)系的角度分析,近年來上海港貨運總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習俗和風情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布于我國
A. 四川盆地 B. 華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長江三角洲
【2】形成這種景觀特征的自然條件有
A. 溝壑縱橫,降水集中
B. 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 地形封閉,排水不暢
D. 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天文臺于某日20時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織女星,若望遠鏡固定不動,則第二天再次觀測到該星時應該是( )
A. 19時56分4秒B. 20時C. 20時3分56秒D. 20時56分4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讀我國某地區(qū)局部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小題1)圖中①處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水源 C. 光照 D. 土壤
【2】(小題2)圖中②④所在地區(qū)緯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環(huán)境差異顯著,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地形 C. 海陸位置 D. 土壤
【3】(小題3)由圖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斷②所在的省區(qū),開發(fā)潛力巨大的能源有
A. 太陽能、石油 B. 風能、石油 C. 太陽能、水能 D. 水能、天然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圖甲、圖乙兩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指出甲、乙兩地農業(yè)地域類型。
(2)比較甲圖中①、③兩農業(yè)帶農作物類型的差異。
(3)指出乙圖中④地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3年1月至2月世界七級以上地震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圖中( )
A. ①處地震時太陽直射點南移 B. ②處震級最高,震源最深
C. ③處位于板塊的張裂地帶 D. ④處地震時可能引發(fā)海嘯
【2】【2】地震發(fā)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可以( )
A. 確定震中精確位置 B. 測定地震震級和烈度
C. 評估地震災害損失 D. 監(jiān)測人員的傷亡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qū)農業(yè)基本情況比較表”,完成以下兩題。
【1】該地區(qū)的農業(yè)地域類型可能是( )
A. 季風水田農業(yè) B. 混合農業(yè) C. 商品谷物農業(yè) D. 種植園農業(yè)
【2】該種農業(yè)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 )
A. 亞洲季風區(qū) B.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 C. 地中海氣候區(qū) D.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早在1908年就提出了中國南北分界(即秦嶺—淮河)的觀點,而蘭州大學陳全功教授等人則首次對中國南北分界線給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處約26.42公里,最寬處約195.41公里,將“線”還原成“帶”(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將中國南北分界由“線”還原成“帶”,主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 遙感技術(RS) B. 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 C. 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 D. 計算機網絡技術(CNT)
【2】中國南北分界帶西端,最接近我國的
A. 種植業(yè)與畜牧業(yè)的交錯帶 B. 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界線
C. 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D. 外流河區(qū)域與內流河區(qū)域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