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18100  218108  218114  218118  218124  218126  218130  218136  218138  218144  218150  218154  218156  218160  218166  218168  218174  218178  218180  218184  218186  218190  218192  218194  218195  218196  218198  218199  218200  218202  218204  218208  218210  218214  218216  218220  218226  218228  218234  218238  218240  218244  218250  218256  218258  218264  218268  218270  218276  218280  218286  218294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 實驗對象是________,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__移動的距離來比較A、B兩個小球的動能的大小(木塊/小球),這運用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_______。

(2)用質(zhì)量不同的AB兩個小球(mAmB)碰撞靜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塊.實驗中應(yīng)將兩球放在斜面的____(同一 /不同)高度,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小球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速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yīng)將圖____兩實驗比較就可得出結(jié)論:____.

(4)若在實驗中,木塊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變原有器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碰后木塊能始終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華探究該實驗時選擇用小車來撞擊木塊,通過你的分析你覺得探究該實驗時選擇用________較好(小車/小球)。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同一小球在甲乙丙三種液體中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甲液體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在三種液體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甲、乙、丙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同
D.丙液體的密度最小,甲液體的密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卓是個扔紙團高手,由小卓出手的紙團劃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線準(zhǔn)確的落入了紙簍.紙團投出后,紙團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飛行一段距離,從瞄準(zhǔn)到投射再到紙團入簍的整個過程中,小卓同學(xué)對紙團___(做了功/沒有做功),從紙團出手到入簍的過程中,下列哪一副圖線能正確反應(yīng)動能(E)與時間(t)的關(guān)系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輛小車通過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的裝置圖.與小車連接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000N,小車?yán)瓌永K子的最大功率為15KW物體AGA=1600N,動滑輪重G=400N.不計小車所受摩擦阻力、繩重及滑輪組的摩擦.則:

1)物體A勻速提升2m的過程中,小車所做的有用功為多少?

2)滑輪組提升物體A時的機械效率η為多大?

3)若要求被提升重物以V=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整個裝置工作過程中所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Gm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圓點組成,與其改變壓強情況一致的是(
A.書包的帶做得較寬
B.注射器的針頭很尖
C.火車鐵軌鋪在枕木上
D.載重汽車裝有很多輪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O置于支架上,當(dāng)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yīng)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 (/)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目的是____________。

2如圖甲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2個鉤碼,在B點處掛3個鉤碼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是否合理?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乙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C點,當(dāng)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zhuǎn)至位置2的過程中,桿杠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測力計示數(shù)將_________。

4)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完成實驗后,小英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測量杠桿的質(zhì)量

①將杠桿的B位置掛在支架上,在B的右側(cè)掛質(zhì)量為m的鉤碼,前后移動鉤碼的位置,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

②用刻度尺測出此時鉤碼懸掛位置EB的距離L1____________的距離L2。

③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算出杠桿的質(zhì)量m=________(用題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6杠桿處于圖所示位置時,小李同學(xué)就在杠桿上掛鉤碼進行實驗,小明認(rèn)為這樣操作會對實驗產(chǎn)牛以下影響:

杠桿自身重力可能會對實驗產(chǎn)生影響

可能不便于測量力臂或出現(xiàn)力臂測量錯誤

無法得出杠桿平衡條件

你認(rèn)為正確的是__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四幅圖情景描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用電吹風(fēng)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氣體壓強與氣體流速有關(guān)
B.圖乙中紙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C.圖丙中手提袋手柄寬大是為了減小對手的壓強
D.圖丁中魚吐出的氣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對氣泡的壓強不變,浮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動滑輪打撈水中的物體A.物體A的體積是0.1m3 , 重2500N,在卷揚機對繩子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在水面以下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水對物體A的阻力不計,g=10N/kg)求:
(1)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2)如果物體A在水面下被勻速豎直向上拉起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拉力F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可供游客在海上游玩時的一種旅游觀光艇,此觀光艇的質(zhì)量為900kg,在海上航行最大速度為36km/h,最多可載的游客數(shù)量為20人,如果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 g=10N/kg,求
(1)觀光艇以最大航速勻速行駛2小時的路程是多少米?海水平均阻力為1.0×106N,則這一過程中觀光艇所做的功至少為多少?
(2)該觀光艇在水面下70cm深處有一個小零件,求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壓強是多少?
(3)假設(shè)每位乘客的平均質(zhì)量為60kg,觀光艇滿載乘客時,此時浸入水中的體積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物體浮力時,小明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緩慢放入水中如圖1所示,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和時間的圖象如圖2所示.
(1)由圖象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 而同組的小華卻畫出了圖3所示的圖象,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兩個圖象不同的原因是:圖3畫的是和時間的圖象.
(2)同組的小研同學(xué)覺得把小明和小華的圖象結(jié)合起來更好,于是她用另一物體重復(fù)上述實驗,畫出了圖4所示的圖象,發(fā)現(xiàn)與將圖2、圖3結(jié)合起來的圖象不同,小明告訴她是因為兩物體的不同(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根據(jù)圖象可知小研所用物體的密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