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
(1) 實驗對象是________,實驗中通過觀察________移動的距離來比較A、B兩個小球的動能的大小(木塊/小球),這運用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是_______。
(2)用質(zhì)量不同的A、B兩個小球(mA>mB)碰撞靜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木塊.實驗中應(yīng)將兩球放在斜面的____(同一 /不同)高度,這樣做是為了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小球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速度是否有關(guān)時,應(yīng)將圖____兩實驗比較就可得出結(jié)論:____.
(4)若在實驗中,木塊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變原有器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碰后木塊能始終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華探究該實驗時選擇用小車來撞擊木塊,通過你的分析你覺得探究該實驗時選擇用________較好(小車/小球)。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同一小球在甲乙丙三種液體中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甲液體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在三種液體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
C.甲、乙、丙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同
D.丙液體的密度最小,甲液體的密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卓是個“扔紙團”高手,由小卓出手的紙團劃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線準(zhǔn)確的落入了紙簍.紙團投出后,紙團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飛行一段距離,從瞄準(zhǔn)到投射再到紙團入簍的整個過程中,小卓同學(xué)對紙團___(做了功/沒有做功),從紙團出手到入簍的過程中,下列哪一副圖線能正確反應(yīng)動能(E動)與時間(t)的關(guān)系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輛小車通過滑輪組勻速提升物體的裝置圖.與小車連接的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6000N,小車?yán)瓌永K子的最大功率為15KW.物體A重GA=1600N,動滑輪重G動=400N.不計小車所受摩擦阻力、繩重及滑輪組的摩擦.則:
(1)物體A勻速提升2m的過程中,小車所做的有用功為多少?
(2)滑輪組提升物體A時的機械效率η為多大?
(3)若要求被提升重物以V=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則整個裝置工作過程中所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力Gm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O置于支架上,當(dāng)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yīng)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 (左/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目的是____________。
(2)如圖甲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2個鉤碼,在B點處掛3個鉤碼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是否合理?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乙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C點,當(dāng)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zhuǎn)至位置2的過程中,桿杠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測力計示數(shù)將_________。
(4)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完成實驗后,小英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測量杠桿的質(zhì)量
①將杠桿的B位置掛在支架上,在B的右側(cè)掛質(zhì)量為m的鉤碼,前后移動鉤碼的位置,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
②用刻度尺測出此時鉤碼懸掛位置E到B的距離L1和____________的距離L2。
③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算出杠桿的質(zhì)量m桿=________(用題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6)杠桿處于圖所示位置時,小李同學(xué)就在杠桿上掛鉤碼進行實驗,小明認(rèn)為這樣操作會對實驗產(chǎn)牛以下影響:
①杠桿自身重力可能會對實驗產(chǎn)生影響
②可能不便于測量力臂或出現(xiàn)力臂測量錯誤
③無法得出杠桿平衡條件
你認(rèn)為正確的是__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四幅圖情景描述錯誤的是( )
A.圖甲中用電吹風(fēng)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氣體壓強與氣體流速有關(guān)
B.圖乙中紙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C.圖丙中手提袋手柄寬大是為了減小對手的壓強
D.圖丁中魚吐出的氣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對氣泡的壓強不變,浮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用動滑輪打撈水中的物體A.物體A的體積是0.1m3 , 重2500N,在卷揚機對繩子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在水面以下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水對物體A的阻力不計,g=10N/kg)求:
(1)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
(2)如果物體A在水面下被勻速豎直向上拉起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拉力F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可供游客在海上游玩時的一種旅游觀光艇,此觀光艇的質(zhì)量為900kg,在海上航行最大速度為36km/h,最多可載的游客數(shù)量為20人,如果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 g=10N/kg,求
(1)觀光艇以最大航速勻速行駛2小時的路程是多少米?海水平均阻力為1.0×106N,則這一過程中觀光艇所做的功至少為多少?
(2)該觀光艇在水面下70cm深處有一個小零件,求小零件受到的海水的壓強是多少?
(3)假設(shè)每位乘客的平均質(zhì)量為60kg,觀光艇滿載乘客時,此時浸入水中的體積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物體浮力時,小明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緩慢放入水中如圖1所示,描繪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和時間的圖象如圖2所示.
(1)由圖象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 而同組的小華卻畫出了圖3所示的圖象,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兩個圖象不同的原因是:圖3畫的是和時間的圖象.
(2)同組的小研同學(xué)覺得把小明和小華的圖象結(jié)合起來更好,于是她用另一物體重復(fù)上述實驗,畫出了圖4所示的圖象,發(fā)現(xiàn)與將圖2、圖3結(jié)合起來的圖象不同,小明告訴她是因為兩物體的不同(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根據(jù)圖象可知小研所用物體的密度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