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___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若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________和________兩圖所示實驗,并初步得結(jié)論______________。
(4)小華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滑塊從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進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觀察記錄滑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大小。
(1)實驗過程中分別在水平木板上鋪上毛巾、棉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過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平面越光滑,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滑塊運動的距離就越__________。
(3)進一步推理,如果運動的滑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到零,則滑塊將會做___________________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前,發(fā)現(xiàn)杠桿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為了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應將杠桿的平衡螺母向 移動(填“左”或“右”),目的是為了能在杠桿上 .
(2)杠桿平衡后,若在a點掛2個50g鉤碼,那么在b點應該掛 個50g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液體壓強特點的實驗中,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
(1)要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某個因素的關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不變,這種實驗探究方法稱作____法。
(2)甲、乙兩圖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________的關系,
(3)要探究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是否有關,應選擇:_________和_________兩圖進行對比,結(jié)論是:液體壓強與盛液體的容器形狀__________。
(4)要探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應選用 _________和丙兩個圖進行對比。
(5)在圖丙中,固定U型管壓強計金屬盒的橡皮膜在鹽水中的深度,使金屬盒處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這是為了探究同一深度處,液體向__________的壓強大小關系.
(6)某同學自制了一種比較液體壓強大小關系的器材,其結(jié)構如下如圖甲。通過橡皮膜兩邊的凹凸情況來比較壓強大小,將此裝置置于水中(如圖乙),下列四幅圖能正確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壓強后的凹凸情況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個正放,另一個倒放,里面裝有等質(zhì)量的同種液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和p乙,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F甲和F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p甲>p乙,F甲=F乙
B. p甲<p乙,F甲<F乙
C. p甲<p乙,F甲>F乙
D. p甲=p乙, F甲=F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容積V0=500cm3、質(zhì)量m0=0.5kg的瓶子里裝有水,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銜了很多的小石塊填到瓶子里,讓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內(nèi)有質(zhì)量m1=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塊密度ρ石塊=2.6×103kg/m3)
(1)瓶中水的體積V1;
(2)烏鴉投入瓶子中的石塊的體積V2;
(3)烏鴉投入石塊后,瓶子、石塊和水的總質(zhì)量m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夏天,從冰箱中取出瓶裝礦泉水時,會發(fā)現(xiàn)瓶外壁“出汗”,這是 ( )
A. 水從瓶內(nèi)滲出來的結(jié)果
B. 空氣中水蒸氣遇冷的液化現(xiàn)象
C. 空氣中水蒸氣的汽化現(xiàn)象
D. 瓶外壁上的水汽化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