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 02 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________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_________m/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比較紙錐下落快慢的探究活動中,小明所在小組是將大小不等的紙錐由同一高度同時釋放,如圖(a).
(1)關于紙錐下落快慢的比較,小明他們討論后得到以下方案:甲同學由圖(a)所示情形就能比較出紙錐運動的快慢,他的比較方法是_____.乙同學是觀察大小紙錐著地的先后來判定的,他的比較方法是______.為比較紙錐從同一高度整個下落過程的運動快慢,你認為上述方法中最科學的是_____(選填“甲”或“乙”)同學的方案.
(2)在做上述實驗時,小華所在小組利用閃光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拍攝的圖片如圖(b)所示.
①由圖(b)可以判斷紙錐下落過程中速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或“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的實際距離為6. 40 cm,則此過程中,紙錐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②由圖(b)猜想,下落過程中紙錐所受阻力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
A.不變 B.一直變大 C.先變大后不變
相同時間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時間 乙 先變大后不變 0. 16 C 【解析】(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把兩個紙錐拿到同一高度同時釋放;①甲同學由圖a情形進行比較,他的比較方法是:相同時間比路程,通過的路程越大,下落的越快; ②乙同學是觀察大小紙錐著地的先后來判定的,他的比較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通過的路程相同,時間越少,下落的越快,這個方法比較科學; (2)①從圖中可以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的活動中,小麗、小雨等同學的實驗方案如下:
A.在內徑為1 cm、長約60 cm的玻璃管中注滿水,管內留一小氣泡.
B.水平放置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一端某處用橡皮筋做上標記作為“0”位置,然后從“0”位置向上,每隔10 cm用橡皮筋做上一個標記(如圖甲所示).
C.迅速翻轉玻璃管到豎直位置,使氣泡從玻璃管下端向上運動,氣泡到達“0”位置時,按下秒表,依次讀出并記錄氣泡通過10 cm、20 cm、…所用的時間(如下表).
距離s/cm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時間t/s | 0 | 2.0 | 4.0 | 8.0 | 10.0 |
請你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麗在記錄時漏記了一個數(shù)據(jù),請幫她在表格中相應的位置補上.
(2)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s-t圖象___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或圖象可知氣泡做的是_________運動,速度大小為________m/ s.
6.0 (3)勻速直線 0.05 【解析】(1)由實驗數(shù)據(jù)知:時間欄缺少一組數(shù)值,分析發(fā)現(xiàn),氣泡通過相同距離所用時間相同,間隔時間為2.0s,缺少的是6.0s;(2)將表中的坐標點(0,0),(10,2.0),(20,4.0),(30,6.0),(40,8.0),(50,10.0)在S?t坐標系中逐一描出,連接各點即為氣泡運動的s?t圖象,如下圖: (3)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和觀察圖象可知: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汽車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車.研究發(fā)現(xiàn),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如圖所示.
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舫離.
(1)利用上表數(shù)據(jù),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_____s(保留兩位小數(shù));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____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所以,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大,停車距離___(選填“越長”或“越短”),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
(2)在右上圖中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運動的v-t圖象_______ .(不需準確描點)
(3)分析表中1、2兩行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___=________+制動距離;則第3行的停車距離為_______.
(4)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距離取決于反應時間和行駛速度,由于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比不飲酒的反應時間要長一些,因此,在行駛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酒后駕車的反應距離會_______,致使_______,從而導致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0.67 速度 越長 停車距離 反應距離 73 m 增大 停車距離增大 【解析】(1)根據(jù)第一組數(shù)據(jù)知道,當行駛速度是v1 =60km/h=60/3.6m/s時,反應時間是:t1 =s1/v1=11m/50/3m/s=0.67s;當行駛速度是v2=80km/h=80/3.6m/s時,反應時間是:t2 =s2/v2=15m/80/3.6m/s=0.68s;當行駛速度是v3 =100km/h=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計算題
在北京與上海之間往返的13/14次列車運行時間表如下.
(1) 13次、14次列車運行時間是否相同?______這兩次車全程運行時間差為多少?_____
(2)計算13次列車全程行駛的平均速度.(北京至上海的鐵路距離為1 462 km)_______
不同 13次比14次列車多用了6 min 84 km/h 【解析】解答: (1)13次列車運行時間為:t1=24h+8:04?14:40=17.4h,14次列車運行時間為:t2=24h+9:03?15:45=17.3h,時間差為:△t=17.4h?17.3h=0.1h=6min. 所以13次、14次列車運行時間不同,這兩次車全程運行時間差為6min (2)已知s=1462km,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蘇科版2017-2018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物體的運動》綜合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圖甲為某地距離傳感器發(fā)出和接收超聲波信號檢測汽車速度的示意圖.
(1)已知超聲波的速度為340 m/s,某次檢測車速時,傳感器發(fā)出至接收超聲波信號用了0. 4 s,求超聲波信號遇到汽車時,汽車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______
(2)如果將距離傳感器與計算機連接,可以將物體運動的距離(:)一時間(t)圖象顯示在計算機的屏幕上.利用傳感器測得某一汽車在平直公路上運動的距離(s)-時間(t)圖象如圖乙所示,請在丙圖中畫出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醫(yī)護人員用體溫計給病人測量體溫時,體溫計中的水銀柱高度升高,在此過程中水銀發(fā)生的變化是( )
A. 質量增大,密度不變,體積增大 B. 質量增大,密度增大,體積不變
C. 質量不變,密度增大,體積增大 D. 質量不變,密度減小,體積增大
D 【解析】液體溫度計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用體溫計給病人測量體溫時,水銀受熱膨脹,體積增大,所以體溫計中的水銀柱高度升高; 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所以水銀的質量不變,根據(jù),質量不變,體積增大時,密度會減小。 故D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量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體積V和液體與量杯總質量m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分析得出( )
A. 液體的密度為ρ=3.0×103 kg/m3
B. 液體的密度為ρ=1.0×103 kg/m3
C. 量杯的質量為40 g
D. 量杯的容積為80 mL
B 【解析】由圖知,當液體體積為零時,質量為20g,可得20g即為量杯的質量,故C錯誤; 當液體體積為80cm3時,總質量為100g,液體質量為:, 液體密度為:,故B正確,A錯誤; 由圖不能看出量杯的最大容積,故D錯誤; 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下列操作中不規(guī)范的是( )
A. 用鑷子夾取砝碼, 以免砝碼生銹
B. 待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 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
C. 在測量中, 調節(jié)橫梁上的螺母,使指針指到刻度盤的中線,然后讀出質量數(shù)
D. 不用天平測量質量過大,超過天平測量范圍的物體
C 【解析】A. 為了避免砝碼生銹后質量變得不準,應該用鑷子夾取砝碼,故A正確; B. 使用天平時,應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故B正確; C. 在測量中,應調節(jié)游碼,使指針指到刻度盤的中線,然后讀出質量數(shù),故C錯誤; D. 不能用天平測量超過測量范圍的物體的質量,故D正確; 故C錯誤;符合題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鋁球和塑料球體積相同。調好天平,把一個鋁球放在左盤中,把三個塑料球放在右盤中,天平恰好平衡。鋁的密度是2.7×103kg/m3,則塑料球的密度是( )
A. 0.9×103 kg/m3 B. 2.7×103 kg/m3
C. 8.1×103 kg/m3 D. 0.94 g/cm3
A 【解析】根據(jù)題意,一個鋁球與三個塑料球的質量相等,且每個球的體積相等,再結合可得: 解得: 故A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