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76477  176485  176491  176495  176501  176503  176507  176513  176515  176521  176527  176531  176533  176537  176543  176545  176551  176555  176557  176561  176563  176567  176569  176571  176572  176573  176575  176576  176577  176579  176581  176585  176587  176591  176593  176597  176603  176605  176611  176615  176617  176621  176627  176633  176635  176641  176645  176647  176653  176657  176663  176671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在體育課擲鉛球比賽中,如果鉛球離開手后在斜向上運動時不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那么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立即掉在地面B.依然做拋物線運動
C.再也不會落到地面D.鉛球將做加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內裝150g的水,杯子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0cm2
求:(1)水對杯底的壓強和壓力;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壓強是2×103Pa,求玻璃杯的質量.(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周末小明積極幫助媽媽做家務,他發(fā)現廚房里也涉及許多的物理知識:
(1)掛抹布的塑料吸盤掛鉤是利用大氣壓緊貼在墻壁上的.
(2)燉牛肉時媽媽嫌普通鍋太費時就選用了高壓鍋,原因是高壓鍋內的氣壓大、水的沸點高,更容易煮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力與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受力時,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B.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沒有力的作用運動物體會慢慢停下來
D.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是小黃同學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過程,請你根據實驗數據,求:(g取10N/kg).求:
(1)金屬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金屬塊的密度;
(3)液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如圖所示,圓頂帽的面積為1cm2,釘尖的面積是0.5mm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是10N,墻面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6×106Pa.(g取10N/kg,一標準大氣壓p0=1.0×105Pa)
(1)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圖釘帽受到大氣的壓力;
(2)人能否將圖釘壓入墻面;
(3)如果使圖釘剛好能壓入墻面,所用的最小壓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謝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探究實驗:將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分別為hA、hB、hC的位置滾下(mA=mB<mC,hA=hC>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中,通過比較小球推動木塊運動距離的大小,這種常用的實驗方法屬于轉換法.(選填“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
(2)在圖甲和圖丙實驗中,A球、C球剛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小球推動小木塊運動的距離越大,安全隱患越大(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4)選擇甲、乙兩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是用來研究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
(5)如圖丁,由于阻力木塊在水平面上做減速運動,木塊運動到A點時速度為v1,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木塊到達B點速度為v2,則兩者的大小關系是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小明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甲所示.他測得圓柱體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進入水中的深度h對應數據如表:
次數1234567
h/cm024681012
F/N00.20.40.60.60.60.6
(1)利用表中數據,在圖乙中畫出F-h圖線,并將在此圖線上標記為“①”.
(2)當h=0.06m時,圓柱體剛好全部浸沒水中.
(3)小華再用濃鹽水做實驗,這樣的比較是為了探究液體密度對浮力大小的影響.在圖乙中畫出F′-h大致的圖線,并將在此圖線上標記為“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甲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小華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線的兩端掛上鉤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調整鉤碼的數量來改變拉力的大。
(2)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
(3)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圖甲所示情況下,小華下一步的操作是:將卡片剪為兩半,看卡片是否能平衡.
(4)當卡片靜止時,小華發(fā)現拉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如圖乙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要得到科學的結論,請你給他提出一條改進建議是:換用輕質卡片.
(5)小明同學也對該實驗進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如圖丙所示),你認為能否用小明的裝置進行實驗能(選填“能”或“不能”).
(6)同組的小麗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們認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小麗的實驗.其主要原因是木塊在水平方向還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請你為小麗的探究方案提一個改進意見:用小車來代替木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如圖所示,作出小球在水中靜止時所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