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9356  139364  139370  139374  139380  139382  139386  139392  139394  139400  139406  139410  139412  139416  139422  139424  139430  139434  139436  139440  139442  139446  139448  139450  139451  139452  139454  139455  139456  139458  139460  139464  139466  139470  139472  139476  139482  139484  139490  139494  139496  139500  139506  139512  139514  139520  139524  139526  139532  139536  139542  139550  235360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應用設計題

(2分)如圖所示,一位同學在通過平面鏡看蠟燭的火焰,請畫出他看到火焰在鏡中像的光路圖。(可取燭焰上任意一點畫出一條光路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鉛筆、       。(填寫兩個或一個)
(2)在實驗過程中,將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一側,則蠟燭B應放在玻璃的另一側。一邊移動蠟燭B,一邊用眼睛透過玻璃板觀察,在確定A的像位置之前觀察到的是    ,操作過程中蠟燭B不點燃的好處是    ,當_____時便停止移動蠟燭B,B的位置即為蠟燭A像的位置。
(3)將蠟燭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大小_____。
(4) 本實驗多次重復的目的與下述    多次重復的目的相同。
A.杠桿平衡條件   B.伏安法測電阻   C.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個現(xiàn)象說明白光是由各種        光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剛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請你解答以下問題:
(1)該實驗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__________ 。
(2)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觀察蠟燭B是否與蠟燭A所成的像重合,從而比較 _________ 。
(3)小剛將蠟燭A點燃后放在玻璃板前,在蠟燭A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蠟燭A的像 __________ 呈現(xiàn)在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實驗桌上有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的透明玻璃為平面鏡),還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國象棋棋子18個,9個為紅色, 9個為綠色。小軍計劃用這些器材探究“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的關系”。

小軍的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將兩個疊放的紅棋子作為物體放在平面鏡前面的白紙上,在平面鏡后面改變兩個疊放的綠棋子的位置,使得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綠棋子與物體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②改變物體(兩個疊放的紅棋子)到平面鏡的距離,在平面鏡后面改變兩個疊放的綠棋子的位置,使得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綠棋子與物體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
③再改變四次物體(兩個疊放的紅棋子)到平面鏡的距離,仿照步驟②,做四次實驗。
請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小軍計劃探究的問題中的自變量是        
(2)根據(jù)以上實驗步驟可知,小軍實際探究的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與           的關系;
(3)針對小軍計劃探究的問題,在實驗步驟②中,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連接電路時電鍵應處于________狀態(tài)。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采用________作為平面鏡;為得到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關系,需將鏡前物體放在________位置進行多次實驗(選填“同一”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湖邊的路燈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靜湖水中燈的 “倒影”距離湖面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向平面鏡走近時,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
A.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B.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
C.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
D.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實驗
(1)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玲玲同學進行該實驗時,選擇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一塊較厚的玻璃板M(P、Q兩個面都可 以作為平面鏡使用).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她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豎立一塊玻璃板;將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點燃蠟燭A,然將蠟燭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圖a甲所示,進行實驗.玲玲按照圖a乙中的測量方法,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認真測量并記錄了對應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l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cm
  3.7   
  4.5  
  6.3  
 9.5  
【分析與論證】
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與評估】
這個結論與平面鏡成像特點不相符,主要是選擇了蠟燭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離____(選填“正確”或“不正確”);根據(jù)上面數(shù)據(jù)推算玻璃板的厚度為____ cm.
(2)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如圖b所示,實驗時,控制磁場方向相同,改變導體ab的運動方向.
   
步驟一:導體水平左右運動,如圖b甲所示,電流計指針____,這是因為                  .
步驟二:導體豎直上下運動,如圖b乙所示,電流計指針____,這是因為                       .
步驟三:導體水平左右運動,如圖b丙所示,電流計指針偏轉,電路中有電流產(chǎn)生.
綜合上面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感應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為解決高樓滅火難題,軍工轉民用“導彈滅火”技術試驗成功。如圖,發(fā)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見光”、“紅外線”和“激光”,當高樓內有煙霧火源不明時,可用      (可見光/紅外線/激光)發(fā)現(xiàn)火源,可用      精確測量火源距離(可見光/紅外線/激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