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物質吸熱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做了如下的實驗的過程:

①把五個相同的燒杯分別編號為1、2、3、4、5.

②把1、2、3中分別裝入200g的水、酒精、煤油,4中裝入同溫度的水100g,用相同的電熱器同時給它們加熱,加熱4min后分別用溫度計測它們的末溫,把結果填入表中.

③把5號杯中裝入200g初溫相同的水,加熱6min,用溫度計測出它的溫度,并填入表中,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分析比較1、2、3號杯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較1、4號杯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較1、5號杯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

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后升高的溫度不同;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吸收相同的熱量后質量小的升高的溫度快;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升高的溫度越高吸收的熱量越多

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時要根據(jù)實驗條件的不同得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動滑輪重G/N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高度
h/m
動力
F/N
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S/m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1 0.53 1 0.1 0.7 0.3 47.6%
2 2 0.1 1.1 0.3
3 4 0.1 2 0.3 66.6%
(1)實驗中要正確測量動力大小,應沿豎直方向
勻速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
(2)請你幫助計算出第二次實驗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60.6%
60.6%

(3)多次改變提升的物重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為了
C
C
(填字母)
A.減小摩擦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4)分析實驗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變重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就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是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實驗中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這是因為它們都能反射光,但平面鏡
不透光
不透光
,不能確定像的位置.
(2)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A′完全重合.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
確定像的位置
確定像的位置

(3)如圖乙是該小組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但老師認為該小組同學實驗存在不足之處,提醒他們應該保持
玻璃板
玻璃板
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
蠟燭A
蠟燭A
的位置,重復上面的實驗步驟.(選填“蠟燭A”、“蠟燭B”和“玻璃板”)
(4)該小組同學還想探究平面鏡究竟成實像還是虛像,需要的器材是:
光屏
光屏

(5)小雨同學注意到課本上建議選用棋子來做實驗如圖丙,請你說出與用點燃的蠟燭相比,用棋子來做實驗的好處是:
實驗過程中兩個棋子的大小完全相同,而點燃的蠟燭長度變短
實驗過程中兩個棋子的大小完全相同,而點燃的蠟燭長度變短
;不足之處是:
棋子成的像沒有燭焰清晰
棋子成的像沒有燭焰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是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該小組同學應該選取兩根
相同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目的是為了比較蠟燭的像與蠟燭的
大小
大小
關系.
(2)實驗中所用的玻璃板越
(選填“厚”或“薄”)越好,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fā)現(xiàn)蠟燭A像的大小
不變
不變
(選項“變大”、“變小”或“不變”).
(3)如圖乙是該小組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它們發(fā)現(xiàn)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相等
相等
,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垂直
垂直

(4)該小組實驗的不足之處是
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
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

(5)此實驗不能用家用平面鏡進行,是因為家用平面鏡
不透明
不透明
,不能確定像的位置.
(6)如果在乙圖中像A′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這說明
平面鏡成虛像
平面鏡成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時,將光從空氣分別射入水和玻璃,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空氣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r′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規(guī)律.請寫出一條:
當入射角為0°時,折射角也為0°
當入射角為0°時,折射角也為0°

(2)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xiàn)象,如圖1是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畫的光路圖,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他發(fā)現(xiàn)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折射光線消失(或光線全部反射回水中,或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線沿水面前進)
折射光線消失(或光線全部反射回水中,或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線沿水面前進)


(3)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2所示.在此實驗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和物到玻璃板
距離
距離
的關系;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
大小
大小
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甲所示是某實驗小組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情景:

(1)此實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巧妙地解決了
不易確定的問題.
(2)該小組同學應該選取兩根
相同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做實驗,這樣是為了便于比較
像與物
像與物
的大小關系.
(3)點燃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此現(xiàn)象說明像與物體大小
相等
相等

(4)如圖乙是該小組的實驗記錄,通過分析它們發(fā)現(xiàn)像與物到玻璃板的距離
相等
相等
,像與物的連線與玻璃板
垂直
垂直

(5)做完一次實驗后,還應該將蠟燭的位置改變,靠近或者遠離玻璃板,再次確定像的位置,若將蠟燭A向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要使蠟燭B與A的像重合,則需要將蠟燭B向
靠近
靠近
(填“遠離”或“靠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動.
(6)細心的小芳透過玻璃觀察蠟燭的像時,看到在像的后面還有一個較模糊、與像有部分重疊的像,出現(xiàn)兩個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
厚度
厚度
,蠟燭經(jīng)過兩個反射面都會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