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能想出什么樣的辦法讓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持續(xù)地轉動下去?

(2)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的能量是怎樣轉化的?

答案:
解析:

  (1)因為導體的受力方向與磁感線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如果磁感線方向不動,通過改變電流的方向,就可以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如圖所示.圖甲表示通電線圈剛轉到平衡位置時ab邊和cd邊的受力情況,而乙圖是改變了電流方向后ab邊和cd邊受力和原來相反,對比甲、乙兩圖可以知道,如果在線圈剛轉到平衡位置時,立即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那么由于受力方向改變,線圈就可以按原來的方向繼續(xù)轉動,這樣每當線圈轉到平衡位置,就改變一次電流方向,線圈就可以不停地轉動下去.

  (2)通電導線原來具有電能,受力而運動是消耗了電能而獲得了動能,因此能量轉化情況為:電能轉化為動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1+1 輕巧奪冠·優(yōu)化訓練 九年級物理 北京課改版 題型:048

閱讀與思考.

21世紀——核能時代

  21世紀,能源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能源的消耗量飛快地增長.從目前的消耗量計算,石油還能采50年,煤最多能采100多年.若全世界均按美國和加拿大的耗能水平(人均耗煤8.4噸/年)計算,即使人口增長率為零,地球上的煤也只能維持30多年,而石油和天然氣只能維持10幾年.

  雖然地球上還有其他形式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等,但與煤和石油相比微不足道,不能滿足人類的需要.相比之下,核能是解決能源危機的一個最有效的途徑.核能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能源.又是高度密集的能源.它的效率是驚人的,1 kg核燃料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 500 t煤或2 000 t石油.而且,核裂變發(fā)電技術已經(jīng)成熟,它有其無法取代的優(yōu)點.首先,是地球上核燃料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礦至少有460萬噸,可供人類使用200多年;其次,核能發(fā)電比較經(jīng)濟,總的算起來,核電廠的發(fā)電成本要比火電廠低15%~50%;第三,核電是清潔的能源,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

  所以,21世紀是核能發(fā)電的大發(fā)展時期.氫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的“二次能源”.液態(tài)氫已被用來作為人造衛(wèi)星和宇宙飛船中的能源,但困難是不能大量制。湓蚴悄壳爸迫涞霓k法是以消耗其他能源為代價的.若利用核聚變反應則非常有希望解決這一問題.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氫及其同位素氘和氚(據(jù)計算,一桶海水中能提取的氘的能量相當于300桶汽油).若將海水中所有的氘的核能都釋放出來,它所產(chǎn)生的能量足以提供人類使用數(shù)百億年.

  然而,實現(xiàn)持續(xù)的可控核聚變,難度非常大.核聚變反應的溫度大約需要幾十億度,在這樣的高溫下,氘、氚混合燃料形成高溫等離子態(tài).這里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怎樣加熱到如此高的溫度?怎樣盛裝如此高溫度的等離子體?這就是如何約束的問題.

  目前,世界各國已建造多種類型的試驗裝置200多臺.近年來,設在英國牛津附近的核聚變裝置完成了一項可控核聚變試驗.在圓形圈內,在2億攝氏度下,氘、氚氣體相遇成功爆炸,產(chǎn)生了200 kW的能量,試驗持續(xù)了幾分鐘.雖然這距實際應用還有相當大的距離,技術上也還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但已露出勝利的曙光.預計到21世紀50年代前后能實現(xiàn)原型示范的可控聚變反應.

  可見,下世紀一旦核聚變能被利用起來,將會使人類徹底擺脫能源危機.我們設想,到那時,廉價的能源將使21世紀成為一個能量富足的時代,可生產(chǎn)出更豐富更新型的產(chǎn)品,而成本更為低廉.例如,可以從海洋中提取更多有用的元素,像金和鉑,到那時,其價值不再是金錢的象征.那么利用金和鉑耐腐蝕的優(yōu)良特性,來制造耐腐蝕的儲槽、閥門、管道等,可延長其使用壽命而不用頻繁更換.

  此外,從海水中提取礦物質的“核”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的副產(chǎn)品——蒸餾水,也非常有用,可以通過管道將它們輸送到水源短缺的地方,實施龐大的灌溉計劃,改造農田,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還可以送入城市,用于取暖或作為熱源.核能除了發(fā)電之外,還可以用于煉鋼、推動動力機械、海水淡化處理、建筑物供熱采暖、空調制冷及熱水供應等.

  低溫核供熱反應堆是一種既清潔、經(jīng)濟又安全的理想新熱源.建設一座20萬千瓦的供熱堆,每年消耗核燃料二氧化鈾僅1 t,它可以為500萬立方米的建筑物供暖.利用核能還可以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以解決缺水問題.

  法國已設計了一種輕小型反應堆,功率為10~20萬千瓦,只有10個大氣壓的運行壓力,比較安全.利用堆芯產(chǎn)生的熱量將海水加熱蒸餾,每天可生產(chǎn)8萬立方米淡水,可供15萬人飲用.

  中子照相已成為一種新的無損檢驗方法,它可以彌補X射線和γ射線照相的不足之處,進行一些它們鞭長莫及的工作.如可以檢驗手機、航天器、火箭等裝置內部零件的結構狀況和質量,進行考古文物內部的無損檢驗等.

  可以預計,21世紀是核能與核技術在醫(yī)學中廣泛應用并取得重大發(fā)展的時代.除了現(xiàn)有的核醫(yī)學診斷治療技術之外,中子治療癌癥是比較有前途的方法之一.這是因為許多癌組織對硼有較好的吸收效果,同時硼又有吸收中子的能力,當它被癌組織吸收后,經(jīng)中子輻照,硼-10變成鋰-7,并放出α粒子,α粒子的射線能量較高,可以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

  例如,日本有一腦癌患者就是利用這種方法治療后,不僅痊愈了,而且還能駕駛卡車,簡直不可思議.在交通運輸領域,核能的利用將使其產(chǎn)生革命性的變革.核能艦船組成的遠洋艦隊可以在水上游弋幾十年而不用補充燃料.如果將反應堆做得足夠小,并解決防護問題,到那時,就能生產(chǎn)出核能汽車、核能坦克、核能火車、核能飛機.

  核能還可作為宇宙飛船的動力,到那時,人們可以到其他星系去旅游.21世紀,人們可以對“老天爺”——天氣發(fā)號施令.人類將充分利用核能與大自然抗衡.到那時,不會因氣候和天氣情況影響飛機的起降,沒有飛機會因機場封凍而不能著陸,因為我們可設法在飛機水泥跑道下面安裝蒸氣管道.

  不難預料,未來的世紀將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是人類學會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是經(jīng)濟和文明繼續(xù)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也是核能與核技術全方位應用的新時代.未來的核能時代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光彩奪目、最美好的時代.

(李士 中國科學院核分析開放實驗室)

(1)21世紀存在什么樣的能源危機?為什么說核能是解決能源危機的一個最有效的途徑?

(2)21世紀,核能除了發(fā)電之外,還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3)人類社會現(xiàn)在所應用的能源很多來自千百萬年前埋在地下的植物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例如:石油、煤),如果有一天化石燃料枯竭了,你能否想出一些能替代這些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至少寫出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文后各題
有些人
張曉風
有些人,他們的姓氏我已遺忘,他們的臉卻恒常浮著像晴空,有整個雨季中我們不見它,卻清晰地記得它。
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有一個女老師我連她的臉都記不起來了,但好像覺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個小學生心目中的老師不美呢!也恍惚記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鮮麗的藍。她教過我們些什么,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永遠記得某個下午的作文課,一位同學舉手問她"挖"字該怎么寫,她想了一下,說:"這個字我不會寫,你們誰會!"我興奮地站起來,跑到黑板前寫下了那個字。
那天,放學的時候,當同學們齊聲向她說"再見"的時候,她向全班同學說:"我真高興。我今天多學會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
我立刻快樂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沒有出現(xiàn)那么自豪的時刻。
那以后,我遇見無數(shù)學者,他們尊嚴而高貴,似乎無所不知。但他們教給我的,遠不及那個女老師多。她的謙遜,她對人不吝惜的稱贊,使我突然間長大了。
如果她不會寫"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們的營地嗎?""能。"那個胖女人說。
"我已經(jīng)把錢給你了,可是如果你們不送,"我不放心地說,"我們又有什么證據(jù)呢?""啊!"她驚叫了一聲,眼睛睜得圓突突,仿佛聽見一件聳人聽聞的罪案,"做這種事,我們是不敢的。"
她說"不敢"兩字的時候,那種敬畏的神情使我肅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貴古老的賣米行業(yè)?還是"舉頭三尺即在神明"?她的臉,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認,但我每遇見那無所不為的人,就會想起她一為什么其他的人競無所畏懼呢!
有一個夏天,中午,我從街上回來,紅磚人行道燙得人鞋底都要燒起來似的。忽然,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疫軟地靠在一堵墻上,他的眼睛閉著,黧黑的臉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許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許很憂傷,需要一兩句鼓勵的話。雖然滿街的人潮流動,美麗的皮鞋行過美麗的人行道,但是沒有人佇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會兒,想去扶他,但我閨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顧忌,如果他是瘋子,如果他的行動冒犯我于是我扼殺了我的同情,讓我自己和別人一樣漠然地離去。
那個人是誰?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暈中想必也沒有看到我,我們只不過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卻盤踞了我的心,他的無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長久的自責里。
上蒼曾讓我們相遇于同一條街,為什么我不能獻出一點手足之情,為什么我有權漠視他的痛苦?我何以懷著那么可恥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見他一次,但誰又知道他在哪里
呢?我們并非永遠都有行善的機會一如果我們一度錯過。
那陌生的臉于我是永遠不可彌補的遺憾。
對于代數(shù)中的行列式,我是一點也記不得了。倒是記得那細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shù)老師。那年7月,當我們趕到聯(lián)考考場的時候,只覺得整個人生都搖晃起來,無憂的歲月至此便渺茫了,誰能預測自己在考場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數(shù)老師也在那里,他那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竟會奔波過兩個城市在考場上出現(xiàn),是頗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著,他蹲在泥地上,撿了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shù)奈抑v起行列式來。我焦急地聽著,
似乎從來未曾那么心領神會過。泥土的大地可以成為那么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可以成為那么流利的彩筆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書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謂"君子謀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沒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沒有碰過代數(shù)書,我的最后一節(jié)代數(shù)課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個的中學教育也是在那無墻無頂?shù)恼n室里結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義有多美。
代數(shù)老師姓什么?我竟不記得了,我能記得語文老師所填的許多小詞,卻記不住代數(shù)老師的名字,心里總有點內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應該不甚困難,但總覺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
【小題1】作者寫了自己記憶中的四個人,請你分別寫出是哪四個人以及他們被作者記在心中的理由。(6分)
【小題2】請簡要分析文中"雖然滿街的人潮流動,美麗的皮鞋行過美麗的人行道,但是沒有人佇足望他一眼。"這句話的表達效果。(3分)
【小題3】文章最后一部分寫代數(shù)老師在考試前蹲在泥地上給自己講題,"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義有多美",你怎么理解這句話?究竟這件事有什么樣的意義?(3分)
【小題4】在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字數(shù)不少于60個。(6分)
①作者對四個人物的描寫三言兩語,各具特色。請你選擇兩個人物,從描寫手法的運用和表達效果的角度作簡要點評。
②米店胖女人的一聲"不敢",讓作者感慨"為什么其他的人竟無所畏懼呢"!請你結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對那種"無所畏懼"的人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本題為選做題,考生須從所給(一)(二)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能全選。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英  雄
立夏
他二十歲的時候,她正好十歲。
她坐在臺下,晶亮的眸子映照出臺上英武的他。
他是學校請來的英雄,筆挺的軍裝上一張黝黑卻棱角分明的臉,因為激動透著健康的紅暈。
他在臺上大聲地念著手中的演講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舉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幟。在一次實彈演習中,面對一顆滋滋作響的手榴彈,他毫不猶豫地揀起來扔向遠
方,挽救了被嚇呆的戰(zhàn)友。
她的眼中噙滿了淚水,蒙眬間,臺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連他那濃重的鄉(xiāng)音都充滿了親切的味道。
“他真是個英雄,我會一輩子記住他的!彼谛睦锬叵。
他三十歲的時候,她二十歲。
學校組織學生們去農村體驗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鄭重地向大家介紹他曾經(jīng)是個英雄,她是一丁點兒也認不出他了。
埋頭在田里勞作的他跟其他的農民已沒什么兩樣,披著一件灰撲撲的褂子,失卻了紅暈的臉還是那么黑,卻變得暗沉。村干部介紹的時候,他憨憨地笑著,臉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輕的影子。
他坐在田頭抽著煙卷,好幾次她都想走過去跟他說幾句話?粗鵁燁^一明一滅,她終于還是沒過去。
她實在想不出該對他說些什么。
他四十歲的時候,她三十歲。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擺了個攤,賣雞蛋煎餅。五歲的女兒吵著要吃煎餅,她先認出了他的手,再抬頭看他的臉,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女兒香甜地啃著煎餅,她的心卻一直不能平靜。她忍不住悄悄告訴女兒,賣煎餅的是一個英雄,女兒吵鬧著,要去看英雄。
她帶著女兒折回去,女兒仔細看著那只殘缺的手,然后“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她匆忙帶著女兒離開,一邊哄著女兒,一邊回憶自己十歲的時候第一次看見這只手,一點都不覺得害怕,只有深深的敬意。
她還記起來當時聽完報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彎曲起兩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樣子,想象著那種悲壯。
他五十歲的時候,她四十歲。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長的位置,工作還算清閑,生活不好不壞。
當他在她辦公室外面探頭探腦的時候,她根本就沒認出他,原來他是來申請追加困難補助的。
她給他倒了杯茶水,他受寵若驚地捧著,只會一迭聲地說謝謝。她陪著他辦完了所有手續(xù),而他不知道為何受到如此禮遇,越發(fā)地惶恐不安,一個小時里說了不下五十聲的謝謝。
望著他佝僂著背離開,她開始努力回想他年輕時的樣子,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他真的曾經(jīng)是個英雄嗎?”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她覺得那么茫然。
她五十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不在了。
那天她在辦公室喝著茶,翻著報紙,四十年前的他突然映入眼簾。猶如被雷擊般,她手中的茶杯怦然落地。他在回鄉(xiāng)的公交車上遇到伙劫匪,一車人只有他挺身而出,搏斗中,被刺數(shù)刀身亡。報道還提到,他的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年輕時他就曾因救人成為部隊
里的英雄典型。那張穿著軍裝的年輕的照片,據(jù)說是他唯一的一張相片。
一瞬間,淚水又模糊了她的眼睛,恍如四十年前,小小的她坐在臺下仰望。
【小題1】這篇小說采用雙線并進的結構,請概括小說的這兩條線索。(4分)
【小題2】文中劃線處關于“英雄”形象的細節(jié)描寫有何作用?請簡要回答。(4分)
【小題3】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小說中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小題4】結合本文,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一下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英雄。(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