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如圖所示,則運動員( 。
A.經過最高點時動能為零
B.起跳后升空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C.全部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D.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

分析 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不變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解答 解:A、在最高點時人的運動速度不為零,所以動能不為零,故A錯誤;
B、升過程中速度減小,高度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B正確;
C、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全部過程中機械能變小,故C錯誤;
D、經過最高點時,高度最高,所以重力勢能最大,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明確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和機械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圖形中,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
太陽能熱水器
B.
彎折鐵絲
C.
做功沖程
D.
壓縮點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1)回顧平面鏡成像的實驗過程并完成下列表格中相關內容:
器材刻度尺、            、白紙、
兩支相同的蠟燭、火柴.
裝置圖
步驟1.如圖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白紙,紙上立著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在紙上記下平面鏡的位置.
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豎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A′.再拿一支未點燃蠟燭B,豎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與A蠟燭的像重合,這個位置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
3.把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位置連起來,觀察連線與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到平面鏡的距離.
4.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
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虛像.
(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把紙板的半面向后折,現象是看不到反射光線,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3)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利用了缺點利用法.刻度尺的作用測量物和像到鏡面的距離;兩支等大的蠟燭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用等大的蠟燭代替點燃的蠟燭利用了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6V  3W”的燈與“6V  6W”的燈串聯(lián)在6V的電源上,兩燈的總功率( 。
A.為9WB.大于6WC.大于3W小于6WD.小于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過程中,物質的比熱容不發(fā)生變化的是( 。
A.把煤塊碾成煤屑B.把鐵屑熔化后鑄成鐵塊
C.把鋁塊放入熱水中D.冰熔化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張同學和小宋同學到湘潭鋼鐵基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小張拾到一個小金屬零件,他很想知道這個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帶回學校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定這個零件的密度.具體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發(fā)現指針在分度盤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
(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零件的質量,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用量筒測得零件的體積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算得小金屬零件的密度為3.1×103kg/m3
(3)若張華同學在測量時,忘記將游碼歸零就調節(jié)了天平平衡,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導體的電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導體中有電流,導體才有電阻
B.導體電阻的大小取決于通過它電流的大小
C.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通過它電流的大小無關
D.導體電阻的大小只與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按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甲所示,A′O′是AO在平面鏡中的像,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
(2)如圖乙所示,畫出光線a和b通過透鏡前后的完整光路.
(3)如圖丙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磚,經過兩次折射后恰好經過A、B兩點.請在圖中畫出這束光的大致傳播路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聰想知道醬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1)調節(jié)天平平衡: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左(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
(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18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測出燒杯和醬油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燒杯中的醬油的質量為44g,將燒杯中的醬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如圖乙所示,醬油的體積為40 cm3,醬油的密度為1.1×103 kg/m3
(3)小聰用這種方法測出醬油的密度為偏大 (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