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靜止在斜面上的木塊受力的示意圖____.

【解析】過重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過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過支點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圖所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第十章浮力單元測試-普通用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物體的浮沉與受到的浮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把懸浮在水中的物體分割成體積大、中、小不相等的三塊時,則大塊的一定下沉,中塊的懸浮,小塊的一定下沉

B. 一只密度計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C. 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一定浮在液面

D. 質(zhì)量相同的木球和石塊,一起放入水中,木塊漂浮在液面,石塊下沉,最后木球受到的浮力比石塊小

B 【解析】A. 物體在水中狀態(tài),本質(zhì)是由密度決定的,如懸浮時,說明物體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把物體分割成體積大、中、小不相等的三塊時,生一塊都會懸浮,故A錯誤; B. 密度計利用漂浮時,浮力等于重的原理工作,所以一只密度計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樣大,故D正確; C. 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可能漂浮,也可能懸浮,故C錯誤;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下第七章 運動和力檢測題二 題型:實驗題

劉偉同學為了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

(1)為了使小車在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在實驗中劉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劉偉采用的研究問題的方法是_____.

(2)從甲、乙、丙三次實驗小車所停位置情況看,_____圖中小車所受阻力最大.

(3)劉偉從實驗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會在水平面上做_____運動.

(4)牛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處牛頓第一定律,它的內(nèi)容是:_____.

控制變量法 甲 勻速直線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解析】試題分析:(1)讓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這樣做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機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2)在這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的距離最短,這是因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車在該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3)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小車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下第七章 運動和力檢測題二 題型:單選題

如圖甲所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塊,受水平拉力F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從t=10s開始,小強每隔2s記錄的物塊位置和時刻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0﹣4s內(nèi),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8N

B. 8﹣10s內(nèi),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12N

C. 若14s時撤去F,物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D. t=10s時,物塊的速度一定小于6m/s

D 【解析】由圖丙知,12s到18s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物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圖乙知,此時的滑動摩擦力f=F=8N;A. 由圖乙知,0?4s內(nèi),物體受到的拉力F=4N,小于滑動摩擦力,所以,此時物體應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受靜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4N,故A錯誤;B. 由圖丙知,8?10s內(nèi),物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北師大版八年物理下學期第七單元運動和力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明利用如圖的裝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進行如下操作:

a.如圖甲,將毛巾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b.如圖乙,取下毛巾,將棉布鋪在斜面和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c.如圖丙,取下棉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通過的距離.

請針對以上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操作中錯誤的一次是________(選填“a”、“b”或“c”).

(2)對比兩次正確實驗操作能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通過的距離越___.

(3)糾正錯誤后,多次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在水平面上滑動的小車,如果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____________運動.

(4)為了得出科學結論,三次實驗中小車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自由下滑,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到達底端水平面時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車受到的重力和小車對水平面的壓力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對一平衡力.

(6)上述所有探究實驗中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__.

b 遠 勻速直線 具有相同的速度 不是 控制變量法 【解析】(1)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應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下滑;則b步驟錯誤,因為在斜面上鋪上棉布改變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2)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圖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則小車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最小,運動的距離最長;(3)由實驗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北師大版八年物理下學期第七單元運動和力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明的質(zhì)量是50kg,當他站在地面上時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_____,大小是_____N,與重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g取10N/kg)

豎直向下 500 地面給他的支持力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小明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當他站在地面上時,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們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北師大版八年物理下學期第七單元運動和力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看法中,觀點正確的是( )

A. 世上沒有真正不受力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定律

B. 牛頓第一定律無法用物理實驗驗證,所以它只能是一種推測

C. 慣性是物體的屬性,牛頓第一定律是揭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規(guī)律

D. 物體的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講的是一回事,所以又把牛頓第一定律說成慣性定律

C 【解析】A. 世上沒有真正不受力的物體,但并不表示牛頓第一定律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定律,其推論的正確性均得到了證實,故A錯誤;B. 牛頓第一定律雖然無法用物理實驗驗證,但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推測,而是在大量實驗和事實的基礎上推理得出的,故B錯誤; C. 慣性是物體的屬性,牛頓第一定律是揭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規(guī)律,故C正確;D. 慣性是物體的屬性,而牛頓第一定律是揭示力與運動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九年級一輪復習:聲光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8cm,當物體AB放在該凸透鏡主軸上距離凸透鏡12cm的位置處時,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現(xiàn)該物體清晰的像,則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 : ( )

A. 倒立放大的實像 B. 倒立縮小的實像

C. 正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解析】凸透鏡的焦距f=8cm,則2f=16cm.物體AB放在該凸透鏡主光軸上距離凸透鏡12cm的位置,所以u=12cm.物距處于f和2f之間。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山西省八年級下冊 第九章 壓強 專項訓練 題型:單選題

連通器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和生活中,下列沒有利用連通器工作的是( )。

A. 鍋爐水位計 B. 船閘 C. 茶壺 D. 喝水用的玻璃杯

D 【解析】底部連通,上端開口的容器叫連通器。 鍋爐水位計、船閘、茶壺都符合連通器的定義,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 喝水用的玻璃杯為單口的容器,不符合連通器的定義,當然也沒有利用連通器的原理。 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