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甲、乙兩個薄壁圓柱形容器(容器足夠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積為6×10﹣22 , 盛有質量為8千克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為0.1米、質量為2千克的水. ①求乙容器中水的體積V
②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
③現從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變化量△P

【答案】解: ①因為ρ= ,
所以乙容器中水的體積:
V= = =2×10﹣3m3;
②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pgh=1.0×103kg/m3×9.8N/kg×0.1m=980Pa;
③已知從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相同,也就是剩余水的重力相同,
甲容器剩余水的質量:
m= =5kg,
甲抽出水的質量:
△m=m﹣m=8kg﹣5kg=3kg,
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減小的壓力:
△F=△G=△mg=3kg×9.8N/kg=29.4N,
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
△p= = =490Pa.
答:
①乙容器中水的體積為2×10﹣3m3;
②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980Pa;
③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變化量為490Pa
【解析】①已知水的質量和密度,兩者之比得到其體積;②已知水的密度和深度,可以得到水對容器底的壓強;③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薄壁容器質量不考慮,根據兩個容器中原來水的質量和質量多少變化后的壓力相同,可以得到甲減少的水的質量,進一步得到重力;根據甲減少水的重力和容器底面積,得到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變化量.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液體的壓強的計算的相關知識,掌握液體內部壓強的公式:p=ρgh ρ指密度,單位kg/m3,g=9.8N/kg, h指深度,單位:m,壓強單位(Pa) 注意:h 指液體的深度,即某點到液面的距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球沿軌道由靜止從A處運動到D處的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和摩擦

力,僅有動能和勢能互相轉化.則

A.小球在A處的動能等于在D處的動能

B.小球在A處的動能大于在D處的動能

C.小球在B處的機械能小于在C處的機械能

D.小球在B處的機械能等于在C處的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cm.如圖2所示,停表顯示的時間是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所示,分別用力F1、F2勻速提升重為10牛的物體,圖中的滑輪可以看作省力杠桿;圖(a)中.若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力F1的大小為牛,物體受到合力的大小為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將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放入裝有某種液體的圓柱形容器中,木塊靜止時,有的體積露出液面,此時液面比放入木塊前升高2cm,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變化了160Pa(取g=10N/kg),則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液體的密度是0.8×103Kg/m3

B.木塊的密度為0.6g/cm3

C.木塊受到的浮力是6N

D.使木塊完全浸沒需要4N向下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聲現象的四個實驗情景,它們分別研究了什么問題?請將下面的橫線補充完整。(以下均選填“音調”“響度”“音色”“介質”“能量”或“信息”)

(1)甲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

(2)乙實驗說明鋼尺振動得越快,發(fā)聲的________越高。

(3)丙實驗說明音叉的振幅越大,發(fā)聲的________越大。

(4)丁實驗說明聲波能傳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為了在硬紙板上同時呈現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將平面鏡水平放置后,帶有刻度的白色硬紙板應與平面鏡 , 并保持硬紙板A、B兩部分在 , 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需要多次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如圖所示:

(1)他首先利用甲圖的方法測出這個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__cm;

(2) 如圖乙,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_______調整(選填“上”或“下”);

(3)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25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____________(放大/縮。、清晰、明亮的像,測量出此時光屏距凸透鏡的距離是 12cm;

(4)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唯一的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據中發(fā)現,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據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同學用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標出A′、B′) ___________。

(3)該同學將一根長3 cm的蠟燭固定在小孔前6 cm,改變像到小孔的距離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根據表中的數據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_______(正比反比”),當像到小孔的距離小于蠟燭到小孔的距離時,所成的像是_____(放大”“縮小等大”),物體通過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倒立”“放大”“等大縮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