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發(fā)生地震、臺風時,常伴隨有 (超聲波/次聲波)的產(chǎn)生。頻率高于 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利用超聲波方向性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了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位同學從看到遠方閃電開始計時,經(jīng)過2s時間后聽到雷鳴聲,若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則打雷處距該同學的距離為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豎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2)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__ __,從而確定 __ __ ,此時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鏡 __ __(選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甲).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4)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實驗中,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蠟燭A的像,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奧運火炬由上下兩個外殼、燃燒器和燃料罐幾個部分組成.組裝火炬時將燃燒器和燃料罐連接,燃燒器上的導熱棒上端靠近火焰,下端貼在燃料罐的側壁上.火炬所用的燃料丙烷在常溫下為氣態(tài),我們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溫下液化裝入罐中,使用時,液態(tài)丙烷會在導熱棒處發(fā)生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氣體以供燃燒,這里導熱棒的作用是防止手 (選填:“凍傷”或“燙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春節(jié)期間,小麗同學一家駕車沿到某地旅游,路程為34. 5km.所用時間為1h,假設轎車是勻速行駛,且受到的阻力為400N,汽油機效率是30%.汽油的熱值為4.6×107J/kg.求:
(1)汽車發(fā)動機做的功是多少?
(2)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溫度、熱量、內(nèi)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同時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熱量,但內(nèi)能一定增加
C.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熱量
D.發(fā)生熱傳遞時,熱量總是從內(nèi)能大的物體傳遞給內(nèi)能小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轎車從某地往南寧方向勻速行駛.當?shù)竭_A地時,車內(nèi)的鐘表顯示為10時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則:
(1)轎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是多少小時?
(2)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多少千米/小時?
(3)若轎車仍以該速度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甲、乙、丙三個輕質(zhì)小球.其中甲帶正電,丙帶負電,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則乙( )
A.帶正電 B.一定不帶電
C.帶負電 D.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發(fā)聲的桌面也在振動?
【提出問題】
敲桌子時,我們能聽到聲音,但肉眼卻看不見桌子在振動.桌子是否在振動呢? 有什么方法證明桌子在發(fā)聲的同時也在振動呢?
【實驗設計】
(1)如圖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塊平面鏡,讓太陽光 (或手電筒光、玩具激光發(fā)出的激光) 照射在平面鏡上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在墻上出現(xiàn)一個小光斑.
(2)輕輕地敲擊桌面,觀察墻面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3)用力敲擊桌面,觀察小光斑位置的變化.
【收集證據(jù)】桌面發(fā)聲時,你發(fā)現(xiàn)墻壁上小光斑 。
【得出結論】這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