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如圖1所示,小球沿光滑的線路由A經(jīng)B、C到D,已知弧AB、弧CD和線段BC三段長度相等,A、B、C、D在同一水平面上,則球經(jīng)過三段的時間按短到長的排列為tAB<tBC<tCD

(2)小偉騎自行車上學.他留心了一下,測出1min內(nèi)雙腳踩著腳踏板轉(zhuǎn)了40圈.已知中軸大齒盤上有30個齒,固定在后輪軸上的飛輪有12個齒,車輪直徑為70cm,那么小偉騎車的速度為3.66m/s.
(3)如圖2,設(shè)木棒與圓木之間不滑動,以地面為參照物,圓木向前滾動1m時,上方的木棒向前移動了
2m.
(4)一個球從高h處下落,著地后每次都回跳到前一次高度的一半.若歷時t秒球才停止運動.那么球運動的平均速率為$\frac{3h}{t}$.

分析 (1)先比較它們的平均速度,然后根據(jù)路程和平均速度可知所用時間的關(guān)系;
(2)根據(jù)自行車中軸大齒盤齒數(shù)與后輪軸上的飛輪上齒的個數(shù)關(guān)系,得到車輪轉(zhuǎn)的圈數(shù),然后求出輪子的周長,
最后得到自行車通過的路程,然后運用速度公式v=$\frac{s}{t}$求出騎車的速度;
(3)建立動滑輪模型,根據(jù)動滑輪的特點即可得出木棒移動的距離;
(4)設(shè)第n次球著地點通過的路程是sn,可得數(shù)列{sn}首項為h,公比為$\frac{1}{2}$的等比數(shù)列,
由等比數(shù)列的求和公式求出總路程,根據(jù)v=$\frac{s}{t}$求出球運動的平均速率.

解答 解:(1)因為接觸面光滑,所以ABCD四點的速度相同,并且sAB=sBC=sCD,
而在AB內(nèi)的平均速度比A點的速度大、在BC內(nèi)的平均速度等于A點的速度、在CD內(nèi)的平均速度小于A點的速度;
因此vAB>vBC>vCD,由t=$\frac{s}{v}$可知:tAB<tBC<tCD
(2)由題意知:踏腳板轉(zhuǎn)了40圈就說明大齒盤轉(zhuǎn)40圈,那么車輪轉(zhuǎn)的圈數(shù)為:40×$\frac{30齒}{12齒}$=100圈;
車輪轉(zhuǎn)一圈通過的路程(周長)為:s0=πd=3.14×0.7m=2.198m;
車輪在1分鐘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100s0=100×2.198m=219.8m;
騎車的速度為:v=$\frac{s}{t}$=$\frac{219.8m}{60s}$≈3.66m/s;
(3)如圖2所示,將圓木看作動滑輪,木板看作細繩,
木棒向前移動了s木棒=2s圓木=2×1m=2m.
(4)該球第1次著地通過的路程s1=h,
第2次著地通過的路程s2=$\frac{h}{2}$+$\frac{h}{2}$=h,
第3次著地通過的路程s3=$\frac{h}{4}$+$\frac{h}{4}$=$\frac{h}{2}$,
第4次著地通過的路程s4=$\frac{h}{8}$+$\frac{h}{8}$=$\frac{h}{{2}^{2}}$,

第n次著地通過的路程sn=$\frac{h}{{2}^{n-1}}$+$\frac{h}{{2}^{n-1}}$=$\frac{h}{{2}^{n-2}}$,
則該球從開始下落到停止運動通過的總路程:
s=s1+s2+s3+s4+…+sn
=h+h+$\frac{h}{2}$+$\frac{h}{{2}^{2}}$+…+$\frac{h}{{2}^{n-2}}$
=h+$\frac{h(1-\frac{1}{{2}^{n-1}})}{1-\frac{1}{2}}$
=3h.
所以球運動的平均速率:
v=$\frac{{s}_{總}}{t}$=$\frac{3h}{t}$.
故答案為:(1)tAB<tBC<tCD;(2)3.66;(3)2;(4)$\frac{3h}{t}$.

點評 (1)根據(jù)運動特點,選用適當?shù)囊?guī)律求解,是對學生重要要求,因此在學習中要熟悉運動規(guī)律,正確選用有關(guān)公式求解.
(2)此題考查速度的計算問題,同時還考查自行車工作的原理,結(jié)合題目條件逐步運算最后得到答案.
(3)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物理建模思維能力,正確選擇物理模型是解決實際問重要途徑和方法,近年來,物理模型的識別、構(gòu)建和遷移是中考、競賽的命題熱點,同學們在平時訓練中要注意掌握!
(4)本題的關(guān)鍵是運用等比數(shù)列求和公式求出總路程,對數(shù)學知識要求較高,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是嫦娥三號“玉兔號”巡視器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情景.
(1)“玉兔號”是通過電磁波接收地面指揮中心發(fā)出的各項指令的;
(2)“玉兔號”使用的電能由太陽能電池提供,太陽能屬于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比較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正確的是( 。
A.都有一定的熔點,都要吸熱
B.都沒有一定的熔點,可能吸熱
C.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但熔化時都要吸熱
D.非晶體有一定的熔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但熔化時都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nèi),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比乙大
C.0-8s內(nèi),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保持相對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小劉和小俞三位同學為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他們各自用電源、電鍵、若干已知阻值的電阻(2歐、3歐、5歐、10歐、15歐、20歐、25歐和30歐等)、一個電流表、一個電壓表(電表面板刻度如圖(a)(b)所示)和若干根導線,按圖所示的電路分別進行實驗.實驗中先后將電流表串聯(lián)到電路的A處、B處和C處,分別測出流入電阻R1的電流I1、流出電阻R1(即流入電阻R2)的電流I2和流出電阻R2的電流I3;然后將電壓表分別并聯(lián)到AB、BC、AC處,測出電阻R1兩端的電壓U1、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以及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U,并將各自測得的數(shù)據(jù)匯總記錄在表一中.

表一
學生電阻
R1(Ω)
電阻
R2(Ω)
A處電流
I1(A)
B處電流
I2(A)
C處電流
I3(A)
AB間電壓
U1(V)
BC間電壓
U2(V)
AC間電壓
U(V)
小徐10100.300.300.303.03.06.0
小劉5150.200.200.201.03.04.0
小章2550.180.180.184.50.95.5
①分析比較表一中對應的I1、I2和I3的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初步結(jié)論是: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②分析比較表一中對應的U1、U2和U的數(shù)據(jù)后,小徐和小劉認為小章的測量數(shù)據(jù)一定有問題,且修改了數(shù)據(jù),如表二所示.
表二

你認為小徐和小劉修改數(shù)據(jù)的做法錯誤的(選填“正確的”或“錯誤的”),你認為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能是:小章使用的電壓表的量程是0~15V,其對應的最小分度值是0.5V.
③為了進一步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阻特點,接下來他們應該做的是:利用$R=\frac{U}{I}$計算出電路中的總電阻,然后與分電阻比較,找出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班主任李老師在走向教室的過程中,聽到班級學生讀書聲音的響度在逐漸變大,原來是班長在領(lǐng)讀外語課文呢(選填“響度”、“音調(diào)”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現(xiàn)象中用分子動理論的相關(guān)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春江水暖鴨先知--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D.花氣襲人知驟暖--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運送建筑材料,該工人手的最大拉力為500N.不計滑輪、繩的自重及摩擦,則該工人一次最多能起吊1000N的建筑材料,實際使用該滑輪組最多只能吊起800N的建筑材料,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有下列事例:①飛機在空中加油;②劃船;③走路;④地球同步衛(wèi)星.其中應用了力的相互作用的有②③,應用了運動與靜止相對性的有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