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下列物理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一顆小鐵釘重約是10N B.人體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35℃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是4km/hD.一只節(jié)能燈工作1h大約耗電1KW?h
C

試題分析:重10N的物體,其質量為1Kg,很明顯一枚小鐵釘?shù)馁|量不足1Kg,A錯;人體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25℃,B錯;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合3.96 km/h,所以C正確;電功率為1000W的用電器工作1h消耗的電能為1KW?h,節(jié)能燈的功率約為幾瓦至十幾瓦,所以D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五一黃金周,小麗隨爸爸、媽媽去哈爾濱旅游,圖是她用過的一張火車票.
(1)請你從火車票中提取兩條有用信息:
①______;
②______.
(2)若小麗想知道佳木斯到哈爾濱的大致距離,還應知道______和______兩個物理量,并利用公式______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2014年3月8日零時41分,飛往北京的MH370航班神秘失蹤,我國調動21顆衛(wèi)星和大量艦艇進行搜救.對沉入大海的飛機定位和測量海深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又叫“聲吶”),它的探測系統(tǒng)將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送到中央處理器進行運算顯示.若已知超聲波在海水的傳播速度v=1500m/s,則探測系統(tǒng)必須探測的物理量是______,那么,中央處理器運用h=______,就能顯示出海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4年3月17日我國除霧無人機測試成功,可有效清除霧霾。除霧無人機被安裝在滑翔傘下面,當它們在空中飛行時,若說無人機是靜止的,所選參照物是
A.地面B.樹木C.樓房D.滑翔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超聲測速儀向障礙物發(fā)生時間極短的脈沖超聲波,根據(jù)接收到的反射信號時間關系可以測量物體速度.如圖所示,測速儀B向迎面勻速行駛的汽車A發(fā)生兩次脈沖波的時間間隔為4.5s.發(fā)射第一個脈沖后1.4s收到反射信號,發(fā)射第二個脈沖后0.4s收到反射信號,則汽車行駛的速度  m/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汕昆高速公路 冊亨﹣興義 其中有一隧道長4km,小汽車以100km/h的速度通過,所用的時間是多少小時?如果小汽車油箱裝滿油的容積是10﹣2m3,質量7.1kg,油的密度是多少?如果油的深度是20cm,油對油箱底所產生的壓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7分)中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烏魯木齊將開通到北京的高速列車.
(1)高速運行的列車必須關緊門窗.此時車窗玻璃受到空氣對它的壓力差指向   (選填“車外”或“車內”.當列車在平直的鐵軌上勻速運動時,車廂中的一乘客相對于車廂豎直向上跳起.他   (選填“能”或“不能”)落在車廂的起跳點.
(2)某火車票上標有發(fā)車時間為晚上20;40.到達目的地時間為第二日凌晨5:25的字樣.從出發(fā)點到目的地的時間是   h.某高速列車以300km/h的速度在水平鐵軌上勻速行駛中,突遇緊急情況立即剎車,剎車后列車以120km/h的平均速度運行4km后停止.列車停止2min后又以12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4km后恢復到原來的速度.則由于緊急情況的發(fā)生所耽誤的時間為   s.
(3)一節(jié)高度為H,重為G的車廂停在水平鐵軌上,鐵軌寬度為L,若垂直吹向車廂側面的水平風力可等效作用在車廂的中部,則風力至少為   才能把車廂吹倒.(車廂看做長方體,其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4)磁懸浮列車也是一種高速列車,它的核心部分是電磁鐵.電磁鐵是利用電流的   效應制成的.列車能夠懸浮利用了磁極間相互    (選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初三學生小華從一樓步行到三樓,用時0.2min,他步行的路程約為12m,下列估算正確的是(     )
A.小華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0.5m/sB.小華步行的平均速度約為0.75m/s
C.小華重力做的功約為3000JD.小華重力做的功約為45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荷蘭球員范佩西飛身魚躍將球頂進球門,在此過程中  (   )
A.球相對于球門是靜止的
B.范佩西落地滑行中不受摩擦力
C.頭對球的力與球對頭的力是一對平衡力
D.球離開人體后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