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的實驗中,供選擇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皮尺(最小刻度都為毫米).待測的項目有:①測量和記錄胸圍長度;②測量和記錄(科學)課本的一張紙的厚度.
(1)在做第一個項目時,你認為選用皮尺(最小刻度都為毫米)(填測量工具)來測量好.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的表格:
胸圍測量值
吸氣時的最大胸圍值/cm
呼氣時的最大胸圍值/cm
呼吸胸圍差/cm
請你對這張記錄表格作一評價,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測量次數(shù)太少.請你提出改進意見,并簡要說明理由多次測量,然后求出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2)在做第二個項目時,已知《科學》連封面共有204頁(假定每張紙的厚度是均勻的),如果測得《科學》課本的總厚度為1.10cm,那么每張紙的厚度為0.11mm.(保留兩位小數(shù))

分析 (1)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測量中要選擇合適的刻度尺.在測量的時候,總是存在誤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2)已知書本頁數(shù),可以得到張數(shù);已知書本紙張總厚度和張數(shù),兩者之比為一張紙的厚度.

解答 解:(1)胸圍的測量不是直線長度,選用皮尺(最小刻度都為毫米)最合適;測量的項目只測量一次,測量的誤差比較大,每個項目至少要測量3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2)書本紙張的張數(shù)為n=$\frac{204}{2}$張=102張,
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frac{11mm}{102}$≈0.11mm.
故答案為:(1)皮尺(最小刻度都為毫米);測量次數(shù)太少;多次測量,然后求出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2)0.11.

點評 此題考查長度測量中的誤差和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累積法,是一道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激光是一種特殊的光,它的應用發(fā)展很快,如激光唱機、激光全息防偽商標、激光測距儀等.若用激光測距儀來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測得激光從地球到月球傳播的時間 為1.27秒,則月地之間的距離為3.81×108m米.激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填大于、小于、等于)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蠟燭是生活、學習中常用的一種物體.
(1)一支長15厘米蠟燭,經(jīng)過50分鐘恰好燒完.此過程中蠟燭燃燒的平均速度為0.3厘米/分.
(2)蠟燭可用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將完全相同的蠟燭分別置于平面鏡前后,點燃平面鏡前的蠟燭.將平面鏡后的蠟燭移動到適當位置,透過平面鏡看去,發(fā)現(xiàn)平面鏡后的蠟燭好像也點燃了,如圖甲,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

(3)利用蠟燭研究凸透鏡(凸透鏡的焦距為f)成像,當蠟燭離凸透鏡的距離滿足u>2f關系時,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質(zhì)如乙圖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畫出樓梯路燈控制電路的電路圖,分析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中,我們把支點放在質(zhì)地均勻的杠桿中間,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首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測量力臂;;同學們通過多次實驗,得出以下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F2L2,該結(jié)論最早是由古希臘的學者阿基米德(填人名)總結(jié)出來的.
 次數(shù)
物理量
1234
L1/m0.10.150.20.2
F1/N0.50.51.52
L2/m0.050.050.10.1
F2/N11.534
小華是采用在杠桿兩側(cè)掛鉤碼的方法探究的,所以根據(jù)實驗情況她得出的結(jié)論是:“動力×指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指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在與同學交流時,小敏同學指出了她的錯誤,并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操作就幫助小華解決了困惑.小敏的操作是去掉一側(cè)鉤碼,換用彈簧測力計斜向下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明在用顯微鏡時,物鏡和目鏡的成像情況是( 。
A.物鏡成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
B.目鏡成放大的實像,物鏡成放大的虛像
C.物鏡成放大的虛像,目鏡成放大的虛像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建筑工人通過滑輪裝置將一質(zhì)量是100kg、底面積為0.1m2的物件沿光滑斜面由底端勻速地拉到頂端,人所用的拉力F始終與斜面平行,斜面長是10m,斜面高為5m,物件對斜面的壓強為8660Pa,整個過程耗時40s,不計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g取10N/kg,求:
(1)物件對斜面的壓力F的大小;
(2)有用功的功率;
(3)若人所用拉力F的大小為312.5N,求動滑輪的重力和此時的機械效率;
(4)若某工人的拉力最大為500N,則他能拉起最大重力為多少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為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以下相關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A.電動機工作過程中,消耗的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B.電動機工作過程中,線圈中也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
C.電動機的線圈轉(zhuǎn)動1周的過程中電流方向改變4次
D.電動機中的線圈轉(zhuǎn)動是利用了慣性,所以線圈質(zhì)量越大越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
B.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結(jié)構(gòu)
C.安培發(fā)現(xiàn)了同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和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