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意大利科學家_____首先通過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數值,著名的_____實驗向人們顯示大氣壓強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 實驗表明大氣壓強的大小隨_____、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

托里拆利 馬德堡半球 海拔高度 【解析】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實驗第一次測出了大氣壓值. 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減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廣東省深圳市八年級(上)物態(tài)變化第一輪復習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讀數,部分數據記錄如下表:

(1)某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示數如圖所示,請將漏填的數據填在表格內________.

(2)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是__℃;由水的沸點,可判斷出當時的大氣壓__(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標準大氣壓.

(3)在探究結束后,四位同學分別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繪制的水的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如圖所示.其中能正確反映研究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是(____)

(4)為了縮短實驗的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是__.(請寫出一點)

98 98 低于 B 減少水量 【解析】(1)液體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其他的條件相同,加熱時間越長,溫度升高的越快,并且是逐漸增加的,遺漏的數據應該是96℃.(2)液體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不變的溫度就是沸點,沸點是98℃;一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98℃低于100℃,當時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水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逐漸升高,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廣東省深圳市八年級(上)光現象復習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盧奇同學通過平面鏡中看到了貓的眼睛,那么無論這平面鏡多么小,貓也一定會通過這平面鏡看到盧奇的眼睛,這事實說明( 。

A. 光的漫反射 B. 光的鏡面反射

C. 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D. 平面鏡成等大的像

C 【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此可知,原來的入射光線可以成為反射光線,所以當盧奇在平面鏡中看到貓的眼睛時,貓也一定能看到盧奇的眼睛,綜上所述,這是因為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qū)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 (a)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不變,閉命電鍵S

①當R2接入電路的阻值為10歐,電流表A的示數為0.36安,求此時R2兩端電壓U2和消耗的電功率P2

②在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過程中,當電壓表v接在 (選填"ab "bc"或"ac")兩端,則電流表A和電壓表v對應的示數如圖(b)的表格所示,求電阻R1的阻值和電源電壓U

①3.6V, 1.296W;② 10 ?, 9V 【解析】試題分析: ①通過公式即可計算R2兩端電壓. 通過公式即可計算R2消耗的功率. ②由圖B可知,當電路中電流增大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滑片P應向左滑動,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應變小,且電壓表的示數減小,所以就能夠得到電壓表的連接位置. 選取表格中的數據,通過公式即可計算R1的阻值及電源電壓. 試題解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qū)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實驗題

“水果電池"被稱為最天然也最沒有污染的電池,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并保持兩塊極板之間的距離、極板與水果的接觸面積不變,用電壓表直接測量兩塊極板之間的電壓,結果如下表:

①.“水果電池”實現的是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

②.根據表中數據及相關條件可知:“水果電池”電壓與 ________和 _________有關

化學 極板材料 水果品種 【解析】①.因為“水果電池”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壓的,所以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②.根據表中數據可知,當都是用鐵-鋅極板時,水果的種類不同,電壓不同,所以“水果電池”電壓與水果品種有關. 在對蘋果的實驗中所用的極板材料,電壓不同,所以“水果電池”電壓與極板材料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qū)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雞蛋浮在鹽水面上,現沿杯壁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下沉。在此過程中,關于雞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始終保持不變 B. 先不變,后變小

C. 先變小,后不變 D. 始終變小

B 【解析】雞蛋漂浮時浮力等于雞蛋的重力,當沿杯璧緩慢加入清水使雞蛋浸沒在鹽水中時,鹽水的密度減小了,但雞蛋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可知,雞蛋所受浮力逐漸減小,所以在雞蛋下沉的過程中浮力應該先不變,后變小.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安徽省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陽用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折射特點,他讓一束光分別從空氣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如圖甲)和玻璃(如圖乙)中,將入射角與折射角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

(1)通過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_________;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2)小陽如果用該裝置繼續(xù)探究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否可逆,接下來他應該讓光從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

小于 增大 等于 水(玻璃) 空氣 【解析】(1)通過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數據可知,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介質中時,隨著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了,且一直是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其他介質中時,由表可知,入射角為0°時,折射角也為O°,即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2)為了探究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否可逆,接下來他應該讓光從水或玻璃中射向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上海市嘉定區(qū)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圓柱體浸入液體的過程中測力計示數F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他們將高H為0.10米的圓柱體甲掛在測力計下,逐步改變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讀出相應的測力計示數F,并將h和F記錄在表一中。然后,他們變換液體重復實驗,將數據記錄在表二中。為進一步研究F和h關系,他們計算了每一次實驗時F的變化量△F,并將結果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密度ρ1)

表二(密度ρ2)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5(或8﹣12)數據中F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圓柱體浸入同種液體的過程中,當h<H時,_____。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數據中F和h的關系及相關條件,發(fā)現測力計的示數F不再隨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變化。原因是:_____。

③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5或8﹣12中△F與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

④該組同學由實驗序號4與10或6與12的數據及相關條件,發(fā)現圓柱體甲在未完全浸入不同液體的過程中,存在h不同而F相同、△F相同的現象。他們通過進一步綜合分析,猜想只要h和液體密度ρ液滿足_____是個定值的條件,即會出現這種現象。

F隨h的增大而減小 6、7或13、14 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不變 在圓柱體浸入同種液體的過程中,△F與h成正比 ρ液h 【解析】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5(或8﹣1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圓柱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小于圓柱體的高,即圓柱體沒有全部浸入以前(h<H),測力計示數F隨圓柱體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的增大而減;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6、7或13、14中△F和h的數據及相關條件,發(fā)現測力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8年中考物理模擬試卷六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將蘋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蘋果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1、V1和F1,梨子的質量、體積及受到的浮力為m2、V2和F2,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若m1>m2,則F1一定小于F2 B. 若m1=m2,則F1一定小于F2

C. 若V1=V2,則F1一定小于F2 D. 若V1>V2,則F1一定大于F2

C 【解析】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根據浮沉條件可知:F1=G1=m1g,F2G2=m2g, (1)若m1m2則F1F2;(2)若m1m2,則F1F2;由于蘋果漂浮,梨子沉底,則:V排1=V1,V排2=V2,由于都是浸在水中,根據F。娇芍海3)若V1=V2,則F1=F2; (4)若V1V2,則V排1與V排2的大小不能比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由此分析可知C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