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4.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所示,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完整清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當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分析 (1)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調(diào)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分析答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

解答 解:(1)實驗過程中,調(diào)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由題意知,f=10cm,所以2f=20cm.
當物距u=15cm時,2f>u>f.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可知,此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放大.

點評 此題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考查了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實驗前的調(diào)整工作.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凸透鏡、燭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處.同時還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9.請在圖乙的虛線框內(nèi)畫出實物圖甲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圖中是不同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所顯示出的波形圖.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diào)相同B.乙和丙聲音的音色相同
C.甲聲音的響度最小D.丁聲音屬于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電流表A1、A2和A3的示數(shù)分別為1.5A、0.8A和0.5A,那么通過燈L1的電流是0.7A,燈L2的電流0.3A,燈L3的電流是0.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某同學在做“調(diào)節(jié)燈泡亮度”的電學實驗時,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4.5V,電壓表量程“0~3V”,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20Ω 1A”,燈泡L標有“3V  1.5W”字樣(忽略燈絲電阻變化),在不損壞電路元件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路中電流變化的范圍是0.2A~0.5A
B.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的范圍是3Ω~12Ω
C.燈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該電路的最大功率是2.7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南京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全長6772米,其中江面正橋長1577米.一列長300米的火車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分鐘,求: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6.請在圖中畫出石頭所受拉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燈泡的亮度不同這是因為燈泡的( �。┎煌�
A.電壓B.電流C.電阻D.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s”)
(1)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st
(2)實驗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較小,其目的是:增長(填“縮短”或“增長”)測量時間,以減小測量時間的誤差.
(3)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大.(填“大”或“小”)
(4)小車通過全過程的平均速度vac=0.24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則小車通過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0.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