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甲所示,小麗同學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臉時,將玻玻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豎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在此實驗中: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
(2)小麗同學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fā)現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
(3)若向左移動玻璃板,蠟燭A的像將移動.(選填“向左、向右、不”)

【答案】
(1)2;大小
(2)不能;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
(3)不
【解析】解:(1)①當玻璃板越薄,兩個反射面成像距離越近,可以近似看成一個像,使實驗簡單化.所以選擇2mm的玻璃板;②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2)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發(fā)現光屏上并沒有像,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3)平面鏡所成的像,不隨向左移動玻璃板的移動而移動,物不動,像也不動.所以答案是:(1)2;大�。�2)不能;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3)不.
【考點精析】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象及其實驗方案是解答本題的根本,需要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原理:光的反射現象.所成的是虛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峰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之后,又對凸透鏡的焦距與其凸起程度的關系進行了探究。

(1)小峰第一次選取一個凸起程度較小的凸透鏡,測量焦距的實驗如圖甲所示,測得的焦距為_____cm。

(2)第二次他又選用一個凸起程度較大的凸透鏡,測得的焦距為8 cm,由這兩次實驗可得出的初步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峰回想起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乙所示),受此啟發(fā),于是他選取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用紅光和藍光來進行圖甲的實驗,實驗結論:對同一凸透鏡,_______________的焦距大些。

(4)在用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探究成等大實像的實驗時,老師發(fā)現有兩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17.5 cm22 cm,與理論像距20 cm相比偏差較大。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方法錯誤和測量誤差導致的,請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將1kg溫度為10℃的水加熱到90℃時,需要吸收J的熱量,這相當于完全燃燒m3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c=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為8×107J/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汽車油箱的汽油用掉一半后,關于油箱內汽油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它的質量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B.它的密度變?yōu)樵瓉淼囊话搿?/span>

C.它的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D.它的比熱容變?yōu)樵瓉淼囊话?/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手電筒電路中,提供電能的是

A. 開關 B. 燈泡 C. 導線 D. 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光現象與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形影不離——光的直線傳播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海市蜃樓——光的色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態(tài)變化屬于凝固的是

A. 霧的形成 B. 河道結冰 C. 冰凍衣服晾干 D. 露珠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方框中畫出電路圖并連接電路.
要求:①用滑動變阻器控制燈L的亮度;
②當滑片向右移動時,燈L變暗;
③電流表、電壓表分別測電燈的電流和電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物體中,受到的重力大約等于2N的是(
A.一本初中物理書
B.一張作業(yè)本中的紙
C.一臺臺式電腦
D.一張課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