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溫度、內(nèi)能和熱量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0℃的冰塊也有內(nèi)能 B.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不一定降低
C.物體對外做功,內(nèi)能可能減小 D.溫度高的物體,內(nèi)能一定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潔家購買了一臺電飯鍋,在使用時聞到橡膠的焦糊味,用手摸其電源線發(fā)現(xiàn)很熱,而其它用電器仍正常工作,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幫小潔分析一下,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A.電壓太高
B.電源線太粗
C.電源線太細
D.電源線太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盛水杯子的杯口蓋上明信片,將一枚雞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將明信片彈飛,雞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明信片被彈飛時,雞蛋沒有隨明信片一起飛出去是由于雞蛋具有慣性
B. 明信片被彈飛,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 明信片被彈飛前,雞蛋對明信片的壓力和明信片對雞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D. 明信片被彈飛后,雞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隨著航天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氫發(fā)動機.這種發(fā)動機使用液氫作燃料,主要是因為氫是有( )
A.較小的密度
B.較大的比熱容
C.較高的熱值
D.較低的沸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用一塊海綿、一張小桌子和一個砝碼,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注意觀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實驗中小明是通過比較_______來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大;
(2)分析比較圖甲、乙的實驗現(xiàn)象,乙圖中小桌子上加砝碼的目的是為了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壓力大;可以得出結(jié)論:當___相同時,________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分析比較圖乙、丙的實驗現(xiàn)象,丙圖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為了__(選填“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大;可以得出結(jié)論:當__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估測符合事實的是( )
A. 家用電視機的電功率約為10W
B. 成年人的體積約為0.5m3
C. 人感覺比較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是37℃
D. 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萬眾期待的泉州公共自行車——“小黃人”于2016年5月20日終于和市民見面啦!小健同學騎著“小黃人”,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了300m,用時1min,若自行車的質(zhì)量為20kg,受到的阻力為20N,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3×10﹣3m2,小健的質(zhì)量為55kg.求:
(1)行駛中的自行車的重力;
(2)騎行時地面受到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它沿水平長木板勻速滑動,從而測出摩擦力;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壓力;把棉布、毛巾等鋪在長木板上,從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1)觀察三個實驗,比較甲圖和________圖所示實驗,說明摩擦力的大小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有關。
(2)觀察三個實驗,比較甲圖和丙圖所示實驗,說明在________相同時,接觸面越__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進行乙圖中實驗時,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通過多次實驗得到摩擦力F摩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F壓的關系圖線如丁圖所示,由圖可知,當木塊與砝碼的總重力為6N時,木塊在長木板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2.5N,則木塊將做________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放在桌面上的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甲容器底面積為,容器重力為2N,容器中水深為20cm,則水對甲容器底的壓強是________pa。桌面受到甲容器的壓強為__________pa。若將這些水倒入乙容器中,這時水對乙容器底的壓強與甲容器底原來受到的水的壓強相比較將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