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甲是同學們“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實驗裝置圖.實驗中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長木板、長毛巾、帶掛鉤的相同的長方體木塊多塊.設每個木塊重為G.

(1)實驗能夠保證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操作是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操作的依據(jù)是二力平衡條件.
(2)一些同學們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關(guān)系時,獲得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12345
木塊疊放個數(shù)/個12345
測力計的示數(shù)/N1.252.503.755.006.25
寫出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的過程.
(3)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實驗中情景,請對探究過程及實驗結(jié)論進行評價:
操作一:用測力計沿與水平成一定角度勻速拉動木塊時(如圖乙),讀得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4N,
操作二:沿水平方向用力加速拉動木塊時讀得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6N.
于是他初步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大小有關(guān),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物體的速度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分析 (1)運動物體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的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
(2)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在探究摩擦力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guān)系時,就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其它的因素一定,從而得出相應的結(jié)論;
(3)運動物體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所受的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據(jù)此進行分析.

解答 解:
(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只有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才是一對平衡力,二者的大小才會相等;
(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壓力不同,因此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拉力大小無關(guān).當拉力增大時,而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沒變,故摩擦力不變,仍為1.4N.
故答案為:(1)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二力平衡條件;(2)見解答過程;(3)見解答過程.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實驗中數(shù)據(jù)分析與歸納結(jié)論,能正確應用控制變量法、認真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在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約為10Ω.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連線不得交叉.
(2)小宇同學閉合開關(guān),移動滑片P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2.2V,若他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圖甲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5V.
(3)小宇同學繼續(xù)移動滑片P,記下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并繪制成圖丙所示的I-U關(guān)系圖象,根據(jù)圖象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5W,還可以得出:小燈泡的實際功率隨實際電壓的增大而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另一位同學連接的實驗電路,閉合開關(guān)后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偏轉(zhuǎn)、電壓表指針不動,該故障的原因是D.
A.燈泡燈絲斷了 B.電流表接線短路 C.電源接觸不良 D.燈座接線短路
(5)小葉同學按同一電路連接好最后一根導線,燈泡立即發(fā)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滅,檢查后發(fā)現(xiàn)連線正確,請你找出她在實驗中兩個操作不當之處是:
①連接電路時,沒有斷開開關(guān)
②連接電路時,滑動變阻器滑片沒有置于最大阻值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下列電路圖中表示兩個燈泡是串聯(lián)關(guān)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fā)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
A.嫦娥三號沿橢圓軌道繞月球飛行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
B.嫦娥三號沿橢圓軌道繞月球飛行,在近月點時動能最大,在遠月點時勢能最大
C.嫦娥三號升空時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D.嫦娥三號探測器接近月面減速下降時,機械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在調(diào)節(jié)平衡后的杠桿兩側(cè),分別掛上相同規(guī)格的鉤碼,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左側(cè)兩個鉤碼,右側(cè)一個鉤碼同時分別浸沒在兩個燒杯內(nèi)的水中,則杠桿( 。
A.左端下降B.右端下降C.仍然平衡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根據(jù)v=$\frac{s}{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通過的路程成正比
B.根據(jù)s=v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C.根據(jù)v=$\frac{s}{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所用時間成反比
D.汽車沿平直公路每分鐘行駛的路程均為1000米,則該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xiàn)為焦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照相機根據(jù)物體放在a點時成像情況制成的
B.投影儀是根據(jù)物體放在c點時成像情況制成的
C.正常使用放大鏡與物體放在d點時成像情況相同
D.人眼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b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如圖所示,畫出兩條入射光線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時,小強組內(nèi)同學利用彈簧測力計、鐵塊、水(已知密度為ρ=1.0×103kg/m3)、牛奶、燒杯、細線等實驗器材合作完成下面的實驗.如圖所示: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①、②、③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逐漸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由實驗序號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3)通過實驗,他們發(fā)現(xiàn)利用這些器材還可以測出牛奶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請你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用細線拴住鐵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鐵塊的重力為G;
②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塊浸沒在水中,記錄測力計示數(shù)為F1
③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鐵塊從水中取出擦干,再將鐵塊浸沒在牛奶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
④計算牛奶密度數(shù)學表達式為ρ牛奶=$\frac{G-{F}_{2}}{G-{F}_{1}}$•ρ(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