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已知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米3,合
1
1
克/厘米3
分析:1kg=1000g,1m3=106cm3
解答:解:1×103kg/m3=1×103×
103g
106cm3
=1g/cm3
故答案為:1.
點評:物理量的單位換算,例如0.85kg,前面的0.85是倍數,只是對后面的單位kg進行單位換算,換算到合適的單位,最后整理成最簡結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濟南)一天,廠家正在為一種新型電熱水壺做宣傳.只見宣傳廣告上寫到“HR型電熱水壺效率高、省時、省電,功率僅為700w,燒開一壺水僅需5分鐘…,是現代家庭必不可少的節(jié)能飲水器具”.過路的小軍買了一個這樣的電熱水壺,壺身上標有“2.5L”的字樣.回家后灌滿水通上電,果然5分鐘多點就把一壺水燒開了!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水的比熱容是4.2x103J/(kg?℃),試計算并回答:
(1)這壺水的質量是多少?
(2)這壺水從20℃到燒開,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3)通過計算說明該廣告是否可信?
(4)你認為不法廠商最可能從電熱水壺的哪項指標上做虛假宣傳?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江津區(qū))江津區(qū)中山鎮(zhèn)有一個孩子們熱衷的“水上行走球”游樂項目.游戲者被關進了一個直徑2.5m的大塑料球中,充氣后封閉起來,然后連人帶球被推進水中,游戲者在球中玩耍時,球始終浮在水面,如圖所示.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塑料球和球內氣體的質量共計為15kg,若某次游戲中游戲者的質量為55kg,求:
(1)塑料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塑料球排開水的體積為多少m3?
(3)水面下10cm深處水對塑料球的壓強為多少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一重為4.0N的金屬筒容器,開口向上放入水中,有
1
3
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在筒內裝入100cm3的某種液體后,金屬筒有
11
12
的體積沒在水中,已知ρ=1.0×103kg/m3,g=10N/kg,則金屬筒的容積是
6×10-4
6×10-4
m3(筒壁厚度不計),裝入金屬筒內液體的密度是
1.5×103
1.5×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年福建省福安市初中物理實驗考查測試題

考題一: 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

考試要求:

⑴觀察量筒的分度值、量程,并記錄;

⑵正確測量水的體積,并記錄;(不要求估讀);

⑶實驗認真、尊重事實、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20ml量筒一個,小燒杯(內盛適量的水)。

實驗步驟:

1.觀察量筒的分度值、量程,并記錄。

2.把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3.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并記錄。

4.整理實驗器材:把量筒中的水倒入小燒杯中,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量筒的量程:_____________

1分

分度值:___________

1分

2.操作過程

1、正確把水倒入量筒中

2分

2、讀數方法正確

2分

3、記錄結果:水的體積為______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往量筒中倒水要注意方法。

2、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保持相平。

考題二:用溫度計測熱水的溫度

考試要求:

⑴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并記錄;

⑵測出熱水的溫度并正確記錄;

⑶整理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溫度計、暖瓶中的熱開水、杯子

實驗步驟:

1.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記錄(溫度計的量程從能測的最低溫度到能測的最高溫度)。

2.把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燒杯的熱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正確讀數: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記錄熱水的溫度。

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將燒杯的水倒入廢液桶,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溫度計的量程:____________

1分

分度值:__________

1分

2.操作過程

正確使用溫度計

2分

正確讀數

2分

正確記錄熱水的溫度:______

2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觀察溫度計時,要拿起溫度計。

2、記錄溫度計的量程時,從能測的最低溫度值到能測的最高溫度值,同時要有單位。

3、分度值是指相鄰的兩條刻線(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值,記錄分度值也要有單位。

4、溫度計的泡壁非常薄易碎裂,使用時應注意溫度計不能與硬物相碰撞。

5、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須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注意不能把溫度計顛倒使用,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6、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讀數。

7、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千萬不能取出溫度計,再讀數),眼睛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考題三:用彈簧秤稱鐵塊的重力

考試要求: 

 ⑴觀察彈簧秤“0”刻度是否歸“0”,量程、分度值,并記錄;

⑵測量鐵塊的重力,并正確記錄結果;

⑶實驗認真,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5N的彈簧秤一只,鐵塊,鐵架臺。

實驗步驟:

1.觀察彈簧秤的指針是否對準“0”刻度,不對準要調整。

2.觀察彈簧秤量程范圍、分度值,并記錄到表格中。

3.把彈簧秤掛在鐵架臺上,并在彈簧秤上掛上鐵塊,測出鐵塊的重力,并記錄。

4.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彈簧秤的指針是否對“0”         

1分

彈簧秤量程             

1分

彈簧秤分度值             

1分

2.操作過程

1、把彈簧秤掛在鐵架臺上

1分

2、把鐵塊掛在彈簧秤上

1分

3、測出鐵塊的重力G=_________

4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彈簧秤的指針若不對在“0”刻度,應進行調整。

2、讀數時,視線、指針、刻度線應保持相平。

考題四: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考試要求:

⑴觀察水平臺上天平的稱量以及游標尺上的分度值, 并記錄

⑵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度線處并調節(jié)橫梁平衡

⑶能測出金屬塊的質量并記錄。

實驗器材:天平和砝碼、小鐵塊(或鋁塊)

實驗步驟:

1.將天平移到面前的水平臺上,觀察天平的量程和游標尺上的分度值,并記錄。

2.調節(jié)橫梁平衡;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調節(jié)橫梁的螺母,使橫梁平衡。

3.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從大到小)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正確記錄物體的質量:這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就是被測物體的質量。

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用鑷子將右盤里的砝碼放回砝碼盒,把游碼歸零,取下左盤里的被測物體,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天平的稱量:_________

1分

游標尺上的分度值:________

1分

2.操作過程

調節(jié)橫梁平衡

1分

正確使用天平

2分

正確記錄物體的質量,m=_________

2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1分

1分

注意事項:

1、記錄天平的量程和標尺上的分度值要有單位,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就是天平銘牌上所寫的標量和感量。

2、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橫梁平衡后,不能再移動天平,也不能再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

3、估計被稱的物體的質量應從估計數起,從大到小的順序來加減砝碼,然后調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

4、砝碼的夾取一定要用鑷子。

5、整理器材時,天平歸位前,要將游碼歸零。

考題五:用量筒測己知質量小石塊的密度

考試要求:

⑴觀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記錄;

⑵用量筒測出石塊的體積;求出已知質量的石塊的密度并記錄

實驗器材:量筒、小石塊、玻璃杯、水、細線

實驗步驟:

1. 觀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記錄。

2. 用量筒量取適量的水(要保證能浸沒整個石塊),測出水的體積V1(讀數時,視線要跟水面的凹面相平),并記錄(注意寫上正確的的單位)。

3.將系有細繩的小石塊輕輕放入量筒的水中,測出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讀數時,視線要跟水面的凹面相平),并記錄,注意也要有單位。

4.計算石塊的體積: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減去水的體積V1就是石塊的體積V,即V=V2-V1,并記錄(注意寫上正確的單位)。

5.根據公式ρ=m/v,利用已知石塊的質量和石塊的體積V, 計算出石塊的密度。

6.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取出量筒中的小石塊,用毛巾擦干石塊上的水,將量筒中的水倒入燒杯中,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量筒的分度值:__________

1分

2.操作過程

水的取用

1分

水的體積的讀數

1分

水的體積V1=________

1分

石塊體積的測量

1分

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2=________

1分

計算石塊的體積V=________

1分

計算出石塊的密度

ρ=______(填公式)=______

2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使用量筒應該注意:①觀察量筒所標明的單位(量筒上注明"ml",是"毫升"的符號,1ml=1cm3)。②觀察量筒的分數值,即相鄰的兩個刻線(每一小格)表示的數值,記錄時要有單位。③往量筒倒水時,要沿著筒壁徐徐倒入,防止在倒入的水中出現氣泡。④量筒的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跟水面相平,觀察時要以凹面為準。⑤用量筒量取適當的水,要保證能浸沒整個石塊,若能取整數值,如40ml或50ml,以便于計算更好。

2、小石塊放入量筒時要輕輕地放入,細繩要掛在量筒壁上。

3、記錄體積時都要有單位,注意石塊體積是固體體積,單位要用cm3,而不能用ml。

4、計算石塊的密度要先填公式ρ=m/v,再直接寫出計算結果,注意要有單位。

考題六:用電壓表測串聯電路電壓

考試要求:

⑴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⑵用電壓表分別測出小燈泡L1、L2兩端的電壓U1、U2以及L1、L2串聯后的總電壓U;

⑶斷開開關,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三節(jié)干電池、一只電壓表、兩個小燈泡、一個開關、導線若干條。

實驗步驟:

1.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斷開開關,連接電路。

2.把電壓表并聯在燈泡L1兩端(選用0-3V量程,注意電

流要"+"進"-"出),閉合開關,測出L1兩端電壓U1,并記錄。

3.把電壓表并聯在燈泡L2兩端(選用0-3V量程,注意電流要"+"進"-"出),閉合開關,測出L2兩端電壓U2,并記錄。

4.把電壓表并聯在L1、L2的兩端(選用0-15V量程,注意電流要"+"進"-"出), 閉合開關,測出L1、L2兩端的總電壓U,并記錄。

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斷開開關,拆開電路,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1分

2.操作過程

電路連接正確

1分

電壓表測L1兩端的電壓,量程選擇,“+”“-”接線柱選擇正確

1分

讀取電壓表的示數U1=_____

1分

電壓表測L2兩端的電壓,量程選擇,“+”“-”接線柱選擇正確

1分

讀取電壓表的示數U2=______

1分

電壓表測L1、L2兩端的總電壓,量程選擇,“+”“-”接線柱選擇正確

1分

讀取電壓表的示數U=_______

1分

實驗測量操作正確

1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連接電路前,要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并斷開開關。

2、要測定某部份電路兩端的電壓值,必須把電壓表并聯在這部份電路的兩端, 還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接線柱流出來。

3、被測電壓不得超出電壓表的量程。在預先不能估計被測電路的電壓值時,要用電路的開關進行迅速試觸,如果指針示數在較小的量程范圍內,再使用較小的量程。

4、進行電路連接之前,都要斷開開關,實驗完畢,拆開電路之前,也要斷開開關,再進行整理。           5、記錄U1、U2、U時 要寫上正確的單位。

考題七: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考試要求:

⑴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⑵能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⑶斷開開關、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兩節(jié)干電池、一只電流表、一只電壓表、一個待測電阻、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開關、導線若干條。

實驗步驟:

1.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

2. 斷開開關,連接電路。注意:電壓表選用0-3V量程,電流"+"進"-"出,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電流"+"進"-"出,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方式"一上一下"(一上是指上面兩個接線中的一個接線柱,一下是指下面的兩個接線中的一個接線柱)。

3.經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電流表的指針位置,使電流表的讀數為0.1A或0.2A,并記錄。測出對應的電壓表的讀數,并記錄。

4.根據公式R=U/I,利用測出的電壓值U和電流值I,計算出待測電阻的阻值。

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 斷開開關, 拆開電路,儀器歸位。

實驗記錄、評分表: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1分

2.操作過程

電壓表量程選擇、“+” “-”接線柱連接正確

1分

電流表量程選擇、“+” “-”接線柱連接正確

1分

滑動變阻器連接正確

1分

電路其他部分連接正確

1分

實驗測量操作正確

1分

讀取電流表示數,I=________

1分

讀取電壓表示數,U=_________

1分

計算出電阻值R=_______

1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注意事項:

1、實驗前要注意了解各種器材的規(guī)格,如每個電池的電壓值,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值,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盡量估計電路中的電流和被測電阻端電壓的最大值,以正確選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

2、連接電路前,要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并斷開開關。實驗時每次讀完讀數后應及時斷開開關。

3、閉合電路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節(jié)到使它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

4、閉合電路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使電流表的讀數為0.1A或0.2A,以便計算電阻的阻值。        5、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的數值和電阻的阻值都要有單位。

考題八: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考試要求:

⑴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⑵能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電流,根據電功率公式P=UI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⑶斷開開關,整理器材。

實驗器材:兩節(jié)干電池、一只電流表、一只電壓表、一個小燈炮、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開關、導線若干條。

實驗步驟: 1. 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

2. 斷開開關,連接電路。注意:電壓表選用0-3V量程,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電流表選用0-0.6A量程,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接線柱流出,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方式"一上一下"。

3.經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電壓表的指針位置,使電壓表的讀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值2.5V,并記錄,即U=2.5V。這時燈泡正常發(fā)光,測出對應的電流表的讀數,這是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并記錄。

4.根據公式P=UI,利用測出的額定電壓值U和電流值I,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5.整理實驗器材:實驗完畢, 斷開開關, 拆開電路,儀器歸位。

實驗要求

考查項目及實驗記錄

分值

得分情況

1.基本要求

1分

2.操作過程

電壓表量程選擇、“+” “-”接線柱連接正確

1分

電流表量程選擇、“+” “-”接線柱連接正確

1分

滑動變阻器連接正確

1分

電路其他部分連接正確

1分

實驗測量操作正確

1分

讀取電壓表示數,U=________

1分

讀取電流表示數,I=_________

1分

計算出額定功率P=________

1分

3.整理實驗器材

1分

實驗記錄、評分表:

注意事項:

1、實驗前要注意了解各種器材的規(guī)格,如每個電池的電壓值,串聯電池組的電壓值,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盡量估計電路中的電流最大值,以正確選用電流表的量程。

2、連接電路前,要根據電路圖,擺好器材,并斷開開關。實驗時每次讀完讀數后應及時斷開開關。

3、閉合電路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節(jié)到使它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

4、閉合電路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使電壓表的讀數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值,然后測出對應的電流表讀數I,就是小燈泡正常工作的電流。

5、記錄電流表、電壓表的數值和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都要有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挖掘物理題中隱含條件的途徑和方法。并對物理學試題題型進行歸類、例舉和解析。學生要解好物理題,必須要有扎實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加強對解題方法的教學。

關鍵詞:隱含條件 物理學 解題能力

學習在解物理習題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有些解題的必要條件,題中并為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字里行間。充分挖掘隱含條件,明確題目要求,采用合適方法,選擇正確答案,是解好這類題的關鍵。本文就如何挖掘試題中的隱含條件,提高解題能力作一例析。

一、從關鍵詞中挖掘隱含條件

在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滑輪”、“輕質杠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使解題靈感頓生。

例1 一個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這對平衡力突然消失,則物體將(。

A.立刻停止運動

B.運動速度越來越快

C.速度減慢,最后停止

D.仍作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題中“光滑水平面”為關鍵詞。光滑水平面意味著物體不受摩擦力的作用。題目中的物體待平衡力消失后,將不再受力的作用,因此仍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答案:D

二、從物理學常識中找隱含條件

有些題目幾乎沒有條件,但仔細研究就會發(fā)現條件其實全部隱含于物理常識中,這就要求學生根據題意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努力挖掘相關知識,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根據常識假設適當的條件和數據以彌補題中明確給出的已知條件的不足。

例2 一個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

A.10Pa   B.100Pa   C.1000Pa     D.10000Pa

解析:此題隱含條件有兩個,一是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kg,二是中學生雙腳底面積約為5dm2,而這兩個條件都非常隱蔽,屬于物理學常識,只要明確了這兩點,不難得出正確答案D。

三、從物理學發(fā)展史中尋找隱含條件

這類試題一般涉及對物理學研究有貢獻的科學家、科研成果和歷史進程等,增加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激起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遠大理想。

例3 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發(fā)明使人類步入電氣化時代,制造發(fā)電機的主要依據是電磁感應現象,首先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是(。

A.愛因斯坦

B.帕斯卡

C.奧斯特

D.法拉第

解析:知道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和對社會的巨大貢獻,很快就能準確地選出正確答案D。

四、從物理現象的出現條件中尋找隱含條件

一定的物理現象的出現,是以具備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的,當知道什么條件具備時可出現什么現象后,一旦題目給出某種現象,馬上可以找出相應的隱含條件。

例4 我國“遠望號”衛(wèi)星測控船從江陰出發(fā)執(zhí)行任務,由長江進入海洋。下列有關測控船所受浮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B.由于船排開海水的體積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C.由于船排開的海水的體積大,所以它在海洋力受到的浮力大

D.由于船始終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解析:“一個物體漂浮在液面上……”,出現這種現象的條件是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隱含條件是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答案:D

例5 放在水平常木板上重10N的木塊,受到水平向右,大小為5N的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木板水平方向受的合力為_______N。當拉力增大到8N時,木塊受到的合力為_______N。

解析:“一個物體勻速運動……”要出現這種現象,前提條件是物體必須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隱含條件為: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0;3

五、從物理概念、物理原理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物理學問題、現象、判斷等條件隱含于相關的概念和原理中,或是命題時有意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要求學生對概念掌握準確,理解要透徹。

例6 晴天,幾位大學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種利用風向引導他們走出森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圖中虛線為空氣流動形成風的路徑示意圖)

A.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B.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順風走

C.森林吸熱,溫度升高慢,空氣溫度低、密度大,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迎風走

D.土地吸熱,溫度升高快,空氣溫度高、密度小,地面空氣從外界流向森林,應迎風走

解析:本題中隱含了比熱容的概念。物體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熱量后溫度變化越小。

土地的比熱容大,吸熱后溫度升高較快,空氣溫度高。熱空氣因密度小而向上升,地面空氣從森林流向外界,應順風走。

答案:A

六、數學關系之中尋找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fā)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學關系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它物理問題中也經常應用。

例7 有一均勻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F,壓強是P,如下圖所示。若切去陰影部分,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是原來的_______倍,壓強是原來的_______倍。

解析:該題的條件隱含在數學關系之中,解題的關鍵要建立物理模型的空間想象力。切去部分的正方體邊長為a/2,體積為V/8。切去陰影部分后,其質量為7/8m,底部受力面積為3/4S,剩余部分壓強為P’=m/S=7/6P,壓力為F’=Ps=7/8F。

答案:7/8;7/6

七、從圖形、圖表與曲線關系中尋找隱含條件

圖示是貯存和傳遞科學文化知識比較便捷的一條途徑,它能夠高度濃縮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使之更加形象、直觀。試題圖文并茂,生動活潑,但圖表曲線中隱含了相當多的沒有敘述和未提及的條件,解題時結合題設條件分析圖形,從圖形中挖掘隱含條件,才能正確作答,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8 在如圖所示的各圖中,關于磁場的描述和小磁針表示正確的是(。

解析:這是一道集概念、實驗和理論于一體的圖形選擇題,要求學生明確磁場的概念、磁場方向及磁場方向的規(guī)定等情況,這樣才可選出正確答案為B。

八、從實驗的器材、操作過程或結果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理論試題中,也有相當多的題干條件看似不足,其實隱含在實驗器材、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之中,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挖掘這些隱含條件,從而得出正確答案,這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9 如圖所示電路,圖中1、2、3表示電流表或電壓表,請?zhí)钌细鞅黼娐贩枺顺稣、負接線柱的位置。

解析:判斷電表的類型,需了解器材的使用規(guī)則。電流表要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要并聯接入電路。判斷時,可假設將改表處斷開,凡對電路結構有影響的是電流表,沒有影響的是電壓表。答案如上圖。

九、選擇合適的方法

確定解題思路,根據題型特點,充分理解題意。采用合適方法,能很好地提高解題能力,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法、轉換法、數據歸納法等。

例10 下表列出由實驗測定的幾種物質的比熱容。認真閱讀,你一定會有所發(fā)現,請?zhí)畛鋈我馊龡l:

水4. 2×103

冰 2.1×103

鋁 0.88×103

鋼鐵 0.46×103

酒精 2.4×103

蓖麻油1.8×103

干泥土0.8×103

水銀0.14×103

煤油2.1×103

砂石0.92×103

銅0.39×103

鉛0.13×10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給表找規(guī)律時一般采用比較分析,綜合分析的方法,即可找一般規(guī)律如某種變大或變小的趨勢,共性等,也可找特殊規(guī)律。此表中12種物質除煤油和冰比熱相同外,其他不同。說明不同物質得比熱一般不同,這是共性。但冰和煤油不同物質比熱相同這是特殊性質。水、冰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同,比熱容也不同。且可將物質分為金屬、非金屬進行比較。還可找比熱容最大的、最小的。

例11 用實驗研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供選擇的導體規(guī)格如下表:

材料

編號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鎳鉻合金

1

0.5

1.5

0.5

錳銅

1

0.5

1.5

1

①要比較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比較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比較電阻與材料的關系應選擇導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中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三個物理量有關,要探究它們之間的關系,要采用“控制變量法”。要驗證猜想一,就要取不同的長度,相同材料和橫截面積的導線,所以應選序號1、2,同理可選出另兩個猜想的序號。

答案:(1)1、2;(2)3、4;(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