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 家用電器金屬外殼要接地

B. 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

C. 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按住筆卡且不能碰到筆尖

D. 家庭電路中的保險絲可用銅絲代替

D 【解析】A. 家用電器金屬外殼要接地,在漏電時電流通過接地線流向大地,可以防止人觸電,故A正確; B. 放風箏時,可能風箏會繚繞在高壓線上,甚至電流直接通過風箏線流過人體而造成危險,所以不能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故B正確; C. 使用試電筆時,電流形成通路氖管才會發(fā)光,所以手要按住筆卡,但不能碰到筆尖,碰到筆尖如果此時連接火線的話,人會觸電,故C正確; D. 銅絲的導電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物理期末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

)分析表中數據,回答以下問題:

①在測量測力計移動的距離時,有一個數據的記錄錯誤,錯誤的數據是__________,應改為__________;

②第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__;

③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無關.

)小紅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乙所示.

①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__________;

②當這兩位同學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17 15 80% 物體上升的高度 拉力的方向 相同 【解析】 (1)①由圖甲所示滑輪組可知,滑輪組承重的繩子有效股數n=3;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時,鉤碼上升高度為5cm,則測力計移動距離應為s=3h=3×5cm=15cm,而表中實驗數據是測力計移動距離為17cm,所以,數據17錯誤,正確的數據為15;②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第3次實驗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3= =×100%=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如圖甲所示),用停表測量小車通過該段路程所用時間(如圖乙所示),則小車通過的路程為_____  cm,小車運動的時間為_____  s。

64.0 32 【解析】觀察圖甲和圖乙可知,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路程為64.00cm;小車運動到的時間為3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聲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A.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消聲來控制噪聲的

B.“聲紋門鎖”是依據聲音的響度來識別的

C.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

D.我們可以利用回聲來測量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

A 【解析】 試題分析:(1)防止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2)不同物體發(fā)聲時,聲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3)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 (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析】 A、中考期間考場附近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消聲來控制噪聲的,該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單元測試卷 第十九章生活用電 題型:填空題

(2017·泰州)如圖是練習使用試電筆的兩種情形,圖_______所示方法是正確的,若電路中插座完好且接線正確,按正確方式使用試電筆,將筆尖插入插座的_______側插孔,氖管會發(fā)光。若按圖中錯誤方式操作,易造成_________(選填“單線觸電”或“雙線觸電”)。

甲 右 單線觸電 【解析】試題分析:測電筆的使用方法:使用測電筆時,手要接觸測電筆尾部的金屬體,故甲圖正確;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fā)光表明接觸的是火線,不發(fā)光是零線。插座的接法“左零右火”,因此將筆尖插入插座右孔的火線時氖管發(fā)光; 單線觸電是站在地上,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造成的觸電,因此按乙圖中操作,當手接觸了筆尖的金屬體,再去接觸火線,易造成單線觸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下冊單元測試卷 第十九章生活用電 題型:單選題

遇到雷雨天氣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  )

A. 躲在大樹下避雨

B. 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

C. 避免使用手機

D. 肩扛長的金屬物在野外行走

C 【解析】A、尖端的物體更容易發(fā)生放電現象,在雷雨天氣,突出地面的物體更容易被雷擊,所以雷雨天氣不能在大樹下避雨,因為樹突出地面,且樹為導體,容易遭遇雷擊.故A不正確; B、露天游泳池里游泳,水是導體,也容易遭遇雷擊.故B不正確; C、手機利用電磁波工作,此電磁波與雷電產生的電磁波相互作用,也容易遭遇雷擊,故C正確; D、金屬桿是導體,且具有尖銳的形狀特征,很容易被雷電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麗設計了一個防踩踏模擬報警裝置,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ABO為一水平杠桿,O為支點,OA:OB=5:1,當水平踏板所受壓力增大,電壓表示數達到6V時,報警器R0開始發(fā)出報警信號.已知電路中電源電壓為8V,R0的阻值恒為15Ω,壓力傳感器R固定放置,其阻值隨所受壓力F變化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踏板、壓桿和杠桿的質量均忽略不計.試問:

(1)由圖乙可知,壓力傳感器R的阻值隨壓力F的增大而 __________ ;

(2)當踏板空載時,閉合開關,R的阻值為 __________ Ω,電壓表的示數為 __________ V.

(3)當報警器開始報警時,踏板設定的最大壓力值為 __________ N.

(4)若電源電壓略有降低,為保證報警器仍在踏板原設定的最大壓力值時報警,則踏板觸點B應向 __________ (選填“左”或“右”)移動.

(1) 減小 25Ω 3V 40N 左 【解析】(1)由圖乙可知,壓力傳感器R的阻值隨壓力F的增大而減; (2)由圖甲可知,壓力傳感器R與報警器R0串聯(lián),電壓表測R0兩端的電壓,當踏板空載時F=0,閉合開關,R的阻值為25Ω,已知R0=15Ω,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 因此電壓表的示數U0=IR0=0.2A×15Ω=3V。 (3)由題,當電壓表示數達到U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明和小杰握住兩根較光滑的木棍,小華將繩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如圖所示依次將繩子繞過兩根木棍,小明和小杰相距一定的距離握緊木棍站穩(wěn)后,小華在圖A處拉繩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動他們.

(1)兩根木棍和繩子組成的機械相當于 ________________ ;

(2)若小華的用力50N,則小明承受的拉力為 __________ N.

滑輪組 300N 【解析】(1)由題圖,兩根木棍和繩子組成的機械相當于滑輪組。小華在圖A處拉繩子的另一端,用很小的力便能拉動他們,說明使用滑輪組可以省力。 (2)若小華的用力50N,由圖可知小明所拿木棍端有6段繩子,所以小明承受的拉力為F=50N×6=3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體溫計玻璃泡與毛細管連接處更細,且略有彎曲,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B. 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都可以使液體汽化

C. 蒸發(fā)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

D. 同種晶體物質的凝固點與熔點相同

B 【解析】A、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段細管,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故A正確; B、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都可以使氣體液化,但是有些氣體在常溫下不能液化,故B錯誤; C、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故C正確; D、同種晶體物質的凝固點與熔點相同,故D正確.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