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
(1)如圖所示,保持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在光具座上左右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不能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原因是物距小于1倍焦距.
(2)實驗中,當透鏡放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光屏放在60cm刻度線處時,在光屏上呈現出清晰的燭焰像,則該像是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換用一個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則燭焰所成的像將變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分析 (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若光屏上沒有像,可能是因為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有可能光屏、凸透鏡和燭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無法成在光屏上;有可能物體在焦點上,不能成像.
(2)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換用焦距小的凸透鏡,相當于增大物距,像變。

解答 解:(1)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2)實驗中,當透鏡放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光屏放在6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若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換用一個焦距較小的凸透鏡,相當于增大物距,像將變小.
故答案為:(1)物距小于1倍焦距;(2)放大;變小.

點評 本題考查了凸透鏡不成像的原因、以及凸透鏡成像的兩種判斷方法:根據物距和焦距的關系,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屬性,一位同學取了A、B兩種物質研究它們在不同體積下的質量,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
物質實驗次數質量m/g體積V/cm3
A1105
22010
33015
B43010
(1)對表中第1次到第3次實驗的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種物質體積越大,它的質量就越大.進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2)比較第1次與第4次實驗的數據可知,不同種物質體積相同時,質量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請在圖中畫出A物質的m-V圖象.
(3)物理上用密度來描述物質的這種特性,并計算出A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為2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如圖某同學將一根長0.5米的輕質杠桿的中點放在支架上,在杠桿A點處掛一個質量為0.3千克的物體甲,在B處掛一個質量為0.2千克的物體乙(圖中未畫出),發(fā)現杠桿不能水平平衡.
求:(1)甲物體的重力.
(2)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該同學思考了兩種方案:
A:將甲和乙兩物體同時向靠近支點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L
B:將甲和乙兩物體同時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L
其中可行的方案是A,請求出可行方案中的△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后,沿橢圓形軌道飛行.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飛船是靜止(選填“靜止”或“運動”).穿越大氣層時,飛船表面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所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運動到相距30m的位置時,開始發(fā)送和接受信號,自動控制對接,直到相互接觸時耗時150s.在此過程中,“神舟”飛船相對于“天宮一號”的平均速度為0.2m/s;它們成功對接后,若以“天宮一號”為參照物,“神舟十號”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小明在平面鏡中看身后墻上的時鐘,實際時間最接近8時的是下圖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安裝實驗器材時:
(1)在圖示中,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錯誤之處是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燒杯壁.
(2)沸騰時,水的溫度不變,同時脫離器壁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

(1)實驗時,為了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必須要拉著物塊做水平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3)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小明想到雨后路面都比較滑,于是他又想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的干濕程度有關”.實驗時,他必須要保持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改變接觸面的干濕程度,然后進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斜面下滑,分別在水平的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運動.
(1)為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應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
(2)實驗可知,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由此推斷:當小車不受阻力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若小車到達水平面末端還未停止,如果此時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車將A.
A.做勻速直線運動       B.立即停止運動      C.從水平面末端豎直掉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