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緊急剎車時,由于
 
,駕乘人員會向前傾倒造成人身傷害,所以駕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汽車剎車后,仍要向前滑行一段距離,這說明汽車具有
 
,汽車最終還是要停下來,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分析: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同時也會受到阻力的作用,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解答:解:駕乘人員和汽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汽車由運動突然變成靜止,而駕乘人員由于具有慣性,會向前傾倒造成人身傷害,所以駕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汽車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但在運動過程中會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最終要停下來.
故答案為:慣性;慣性;摩擦力.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慣性、摩擦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4、如圖所示,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果記錄在表中.
接觸面 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s(單位:cm)
毛巾 18.30
棉布 較大 26.83
木板  

(1)每次讓小車從同一點釋放的目的是
使小車到達水平面具有相同的速度
;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并填在表中相應空格處.
(2)分析表中內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就越
,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
.根據(jù)實驗結果進一步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
勻速直線
運動.
(3)遇到緊急情況時,司機緊急剎車,這主要是通過
變滾動為滑動
(變滾動為滑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汽車受到的阻力,從而使汽車滑行的距離
變小
(變大/不變/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短文,并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2008年1月中旬以來,大范圍雨雪天氣席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冰魔”的肆虐下許多道路被阻斷,許多建筑不堪重負而垮塌,民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
如此長時間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專家分析:第一個原因是拉尼娜現(xiàn)象,它非常有利于我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使得我國有一個冷冬;第二個原因是我國南方今年活躍的暖氣團和高寒地區(qū)的冷空氣.一冷、一暖正好結合在一起.導致了災害的降臨.
為防止災害性天氣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進一步影響,黨和人民采取積極措施:一方面軍民齊力及時鏟除道路保障道路暢通;另一方面,在重要港口和道路上灑上“氯鹽類”的融雪劑如氯化鈉(食鹽主要成分),使積雪能在零攝氏度以下融化且不易結冰.尤其在車輪碾過的地方雪更易于融化.
(1)“許多道路被阻斷”是因為路面有冰雪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會變
.汽車在緊急剎車后滑行的距離將比路面沒有冰雪時
,易發(fā)生交通事故.
(2)雪是水蒸氣遇較冷空氣
凝華
凝華
而形成的.(填態(tài)變化的名稱)
(3)灑上“氯鹽類”的融雪劑使雪能在零攝氏度以下融化且不易結冰.是因為
降低了雪的熔點
降低了雪的熔點

(4)由“車輪碾過的地方雪更易于融化.”請你猜想冰的熔點與壓強的關系
有關
有關
,請你再舉一例:
冰上芭蕾的冰刀與冰面接觸處壓強很大,該處的熔點降低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這熔化的水對冰刀的運動起著潤滑作用,可以減小阻力
冰上芭蕾的冰刀與冰面接觸處壓強很大,該處的熔點降低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這熔化的水對冰刀的運動起著潤滑作用,可以減小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請回答:
(1)三次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它在平面上開始運動的速度
相同
相同

(2)實驗為了讓小車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實驗結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4)根據(jù)實驗結論,可推理得出:運動的小車如所受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
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運動.
(5)牛頓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D
D

A.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    B.科學家猜想的基礎上
C.直接實驗結果的基礎上    D.實驗和科學推理相結合的基礎上
(6)畫出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過程中的受力示意圖.
(7)汽車在快速行駛過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橫穿馬路,司機緊急剎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幸虧系著安全帶,才沒有破窗飛出.請你解釋這一現(xiàn)象.
答:剎車前人和車都是
運動
運動
的.剎車后車速突然減慢,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慣性
慣性
要保持原來的
運動
運動
狀態(tài).因此,若不系安全帶就可能會破窗飛出.
(8)一輛小型汽車的質量是1.2t,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大小是汽車車重的0.2倍,此時汽車的牽引力大小是
2400N
2400N
,汽車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大小是
12000N
12000N
(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汽車在行駛途中,為了安全,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某一異常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反應時間”里(設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應時間”是相同的),汽車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反應距離);而從制動動作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制動距離).據(jù)公安部門統(tǒng)計,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停車距離越長,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給出了某輛汽車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駛的過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應距離、制動距離和停車距離等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速度/m/s 反應距離/m 制動距離/m 停車距離/m
1 12.5 9 14 23
2 25
18
18
56
56
74
3 30 21.6 79.4 101
(1)分析表中1、3兩行數(shù)據(jù)可知:
停車距離
停車距離
=
反應距離
反應距離
+制動距離;并填寫表中空缺的兩個數(shù)據(jù),完成表格(將答案直接寫在表格中的橫線上)
(2)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大,停車距離
越長
越長
(選填“越長”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駛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3)由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距離取決于反應時間和行駛速度,由于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比不飲酒的反應時間要長一些,因此,在行駛速度相同的情況下,酒后駕車的反應距離會
變長
變長
,致使
停車距離也變長
停車距離也變長
,從而導致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4)據(jù)報道:一輛裝有鋼管的貨車在高速行駛時因遇突發(fā)事件而緊急剎車,卻造成了駕駛室內三人嚴重傷亡的重大事故.事后調查,傷人的“元兇”竟然是車廂內的鋼管.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堆放在車廂內的鋼管會進入前方的駕駛室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閱讀短文,并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2008年1月中旬以來,大范圍雨雪天氣席卷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冰魔”的肆虐下許多道路被阻斷,許多建筑不堪重負而垮塌,民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
如此長時間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專家分析:第一個原因是拉尼娜現(xiàn)象,它非常有利于我國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使得我國有一個冷冬;第二個原因是我國南方今年活躍的暖氣團和高寒地區(qū)的冷空氣.一冷、一暖正好結合在一起.導致了災害的降臨.
為防止災害性天氣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進一步影響,黨和人民采取積極措施:一方面軍民齊力及時鏟除道路保障道路暢通;另一方面,在重要港口和道路上灑上“氯鹽類”的融雪劑如氯化鈉(食鹽主要成分),使積雪能在零攝氏度以下融化且不易結冰.尤其在車輪碾過的地方雪更易于融化.
(1)“許多道路被阻斷”是因為路面有冰雪時,輪胎與地面間的摩擦會變______.汽車在緊急剎車后滑行的距離將比路面沒有冰雪時______,易發(fā)生交通事故.
(2)雪是水蒸氣遇較冷空氣______而形成的.(填態(tài)變化的名稱)
(3)灑上“氯鹽類”的融雪劑使雪能在零攝氏度以下融化且不易結冰.是因為______.
(4)由“車輪碾過的地方雪更易于融化.”請你猜想冰的熔點與壓強的關系______,請你再舉一例: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