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4年6月2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這天在大運河上正在舉行龍舟賽如圖,運動員喊著號子、合著鼓點有節(jié)奏地同時劃槳.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到岸上觀眾耳朵中的
B.鼓聲是由鼓槌振動產(chǎn)生的
C.運動員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響度越大
D.岸上觀眾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
(2)音調(diào)指聲音的高低,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響度指聲音的強弱,由物體振動的振幅決定,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音色指聲音的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因材料和結構不同,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就不同.
解:A、聲音能夠在空氣中傳播,鼓聲是通過空氣傳給岸上的觀眾的,故A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鼓聲是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故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C、運動員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動的振幅越大,鼓面的響度越大,故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觀眾能夠分辨出鼓聲和號子聲,是因為這兩種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如圖所示的日晷是通過觀察直桿在陽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長短來確定時間,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來解釋.
(2)由于光線照射到人的臉、衣服等上面產(chǎn)生 (選填“鏡面”或“漫”)反射,所以老師能從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學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薄茶色玻璃板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2)兩段相間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 關系;
(3)選擇茶色玻璃板而并非平面鏡的目的是 .
(4)選擇薄玻璃板而不選擇厚玻璃板的目的是 .(選填“使成像更清晰”、“減小實驗誤差”或“避免實驗偶然性”).
(5)選擇了薄茶色玻璃板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無論怎樣一動另一蠟燭都無法與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 .
(6)某同學實驗時發(fā)現(xiàn)看到蠟燭A的像不淸晰,于是他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淸晰.
(7)若選用跳棋代替蠟燭,難以找到像的位罝,該怎么辦 .
(8)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
“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由此證明平面鏡成 (選填“實”或“虛”)像.
(9)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物理探究性學習”的兩個活動小組,分別利用“煙”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
(1)甲小組:在探究“光的傳播”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光的傳播路徑不屬于觀察,他們將一個透明的圓筒型密閉盒中充入煙,然后讓手電筒的光線從圓筒中穿過,就能清晰看到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如圖甲).該實驗時利用光遇到空氣中小的固體顆粒發(fā)生 ,使光進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傳播路徑.
(2)乙小組:在空的可樂瓶中注入濃煙,點燃一支蠟燭,把瓶口對準蠟燭的火焰,并保持適當?shù)木嚯x,拍動瓶底,可以看見“煙圈”一個一個的“射出”,并能把火焰“吹滅”(如圖乙),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聲波能傳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動活塞使注射器里吸進一些乙醚,取下針頭,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動活塞,到一定程度時,注射器里的液態(tài)乙醚消失,這是 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觀察到會有液態(tài)乙醚出現(xiàn),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氣體液化.如圖,將一塊正在發(fā)聲的小音樂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將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膠帽封閉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這時聽到注射器中音樂芯片的聲音會變 (“強”、“弱”、“不變”),進一步推理說明 不能傳播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