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美麗的大自然中各種神奇景象均蘊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晝變夜的日全食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樓是因為光的折射形成的,晶瑩剔透的露珠是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

分析 水底看起來比實際的要淺、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

解答 解:日全食是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線,地球處在月球的影子里,這就形成了日食;
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
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體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
故答案為:直線傳播;折射;液化.

點評 此題主要通過各種事例考查了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這幾種現象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現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小紅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發(fā)現光屏的上方出現了“亮斑”,如圖甲所示.為了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接下來她的操作是:將蠟燭調高(選填“高”或“低”).

(2)正確調節(jié)好實驗裝置后,移動蠟燭至圖乙所示的位置,觀察到光屏上有燭焰清晰的像,此像一定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生活中的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
(3)當她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后,想觀察像的特點時,調皮的小楓同學將他的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與蠟燭之間,發(fā)現光屏上的像變得模糊不清,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她應當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便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甲、乙兩金屬塊的體積相同,質量之比為1:2,把它們分別浸沒在a、b兩種液體中,若a、b液體的密度之比為3:2,則甲乙兩金屬塊受到的浮力之比為( 。
A.3:4B.3:2C.2:3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兩容器液面相平,比較兩容器底部的壓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吃早飯時,媽媽用72℃熱水給小明加熱250g的袋裝牛奶,使這袋牛奶溫度由9℃升高到39℃,水放出的熱量60%被牛奶吸收.(提示:最終水與牛奶的溫度一樣)[該牛奶的比熱容為2.5×103J/(kg•℃)]求:
(1)牛奶吸收的熱量?
(2)水放出的熱量?
(3)需要多少千克的熱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底面積直徑為 D 的圓柱形容器中裝有適量的水,現將一質量為 m 的木塊 A 放入水中,木塊 A 漂浮,它露出水面的部分是它總體積的 1/n,如圖(甲)所 示;將一體積為 V 的金屬塊 B 放在木塊 A 上,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所示;若將金屬塊 B 放入某種液體中,容器底對金屬塊 B 的支持力是 F,如圖(丙)所示.
(1)畫出圖(甲)中木塊 A 在豎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圖.
(2)圖(乙)相比于未放金屬塊 B 之前的圖(甲),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增加了多 少?
(3)圖(丙)中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2017年中考體育加試的總分數提高到55分,跳繩是可以選考的項目之一,由于其簡單易得高分,所以深受同學的選擇.平均每次跳起高度為3cm,質量50kg的小慧同學在一次跳繩練習中,一分鐘的成績是200次,則小慧同學此次跳繩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50 W.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在下列數據后填上適當的單位.
(1)成年人的質量大約為60kg;
(2)一張郵票的質量大約為60mg;
(3)一瓶礦泉水的體積大約為600mL;
(4)植物油的密度約為0.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如圖甲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試驗中.

(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加入初溫相同、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ρ>ρ煤油).選用相同電加熱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
(2)水和煤油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
①根據圖甲可判斷出b物質是煤油.
②根據圖乙可判斷出水吸熱能力強.
(3)本實驗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