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球?qū)ξ矬w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的$\frac{1}{6}$,一物體在地球上的重力是12N,問該物體在月球上時物重是多少?質(zhì)量是多少?g=10N/kg.

分析 (1)根據(jù)月球?qū)ξ矬w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體所受重力的$\frac{1}{6}$求出物體在月球的物重;
(2)物體在任何地方它的質(zhì)量都不變,所以物體在地球上的質(zhì)量等于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

解答 解:
物體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
G=$\frac{1}{6}$G=$\frac{1}{6}$×12N=2N;
因為質(zhì)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所處的位置無關,
所以物體在月球上的質(zhì)量和在地球上的質(zhì)量相等,
由G=mg可得,物體的質(zhì)量:
m=m=$\frac{{G}_{地}}{g}$=$\frac{12N}{10N/kg}$=1.2kg.
答:該物體在月球上時物重是2N;質(zhì)量是1.2kg.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重力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知道物體的質(zhì)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以及所處的空間位置無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入射光線AO與半圓形玻璃磚的底面EF垂直時,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重合;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光具盤,多次改變?nèi)肷涔饩AO與法線MN的夾角,發(fā)現(xiàn)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光具盤,把入射光線AO轉(zhuǎn)到OB的位置,可以驗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2)探究“光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旋轉(zhuǎn)光具盤,發(fā)現(xiàn)當入射光線AO從玻璃斜射向空氣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光具盤,發(fā)現(xiàn)折射光線OC會沿順時針方向偏轉(zhuǎn),說明折射角隨著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把兩根電熱絲R1和R2串聯(lián)接入電路,電熱絲的阻值R1=100Ω,R2=60Ω,則通過電熱絲的電流之比I1:I2=1:1,電熱絲兩端的電壓之比U1:U2=5:3,熱功率之比P1:P2=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在“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中:
(1)將壓強計放入空燒杯中,U形管兩邊液面沒有(填“有”或“沒有”)高度差;
(2)將水倒入燒杯,將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到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 說明: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
(3)改變橡皮膜所對的方向,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邊液面始終出現(xiàn)高度差,說明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4)保持壓強計金屬盒所在深度不變,例如保持水面下3厘米,使橡皮筋朝上、朝下、朝任何側(cè)面,觀察U形管兩邊的液面高度差,發(fā)現(xiàn)高度差不發(fā)生變化,說明同種液體中在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5)改變金屬盒的深度,例如先移到6厘米處,在移動9厘米深處,發(fā)現(xiàn)壓強計的液面高度差變大,說明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
(6)在深度相同的情況下,將水換成鹽水,觀察U形管兩邊高度差出現(xiàn)變化,說明在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后,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填“減弱”、“不變”或“增強”);電磁鐵的左端是N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為了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小剛用如圖所示做實驗:
(1)小車從斜面高處滑下,是由于小車受重力.
(2)三次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保證小車到各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可以觀察到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長,說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越不容易停下來.
(3)可以猜想推理得到: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4)實驗結(jié)論可以反駁下列說法中的哪一條C
A、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緩就越慢;
B、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車將永遠運動下去;
C、小車受到力的作用就運動,不受力的作用就不運動;
D、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有關能量轉(zhuǎn)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核電站發(fā)電--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B.電飯鍋燒飯--電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C.熱機工作--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D.太陽能電池--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一次學雷鋒活動中,小明用手推車清理垃圾,在一段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著重為300N的手推車,1min內(nèi)勻速前進了60m,在這個過程中,手推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50N,小明推車做功的功率為5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新和同學一起用硬紙板搭建了圖示的軌道,測量小球運動的平均速度.

(1)根據(jù)實驗的原理v=$\frac{s}{t}$,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小球運動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
(2)他們先用鋼卷尺對軌道的各段長度進行測量并分段做了標記,因一次實驗的測量誤差較大,需多次測量.為保證小球每次通過A點的速度相同,必須用同一小球從左邊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夠通過E點,釋放小球的高度應大于水平段BD的高度.
(3)從A點開始計時,用電子秒表分別測量小球經(jīng)過B、C、D、E各點的時間.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下表中.
路段距離s/cm運動時間t/s平均速度v/(m.s-1
AB50.000.451.11
BC50.000.600.83
CD50.000.750.07
DE100.000.930.08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vBC>vCD,這是因為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摩擦力作用;小球從A點運動到E點的過程中,在D點的速度最。∏蛟贐D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0.74m/s(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