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是某電烤箱的內(nèi)部簡化電路圖,S是一個溫控開關(guān),R1、R2為電熱絲,R2=66Ω.高溫檔功率為1100W.求:
(1)電烤箱在高溫檔工作時的電流.
(2)電烤箱在低溫檔工作時,R2消耗的電功率.
(3)R1在低溫檔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

分析 (1)知道電烤箱高溫檔的功率,根據(jù)P=UI求出工作時的電流;
(2)由電路圖可知,開關(guān)S接b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由P=$\frac{{U}^{2}}{R}$可知,電烤箱的功率最大,處于高溫檔,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開關(guān)S接a時,R1與R2串聯(lián),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根據(jù)P=$\frac{{U}^{2}}{R}$可知,電烤箱的功率最小,處于低溫檔,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再根據(jù)P=I2R求出R2消耗的電功率;
(3)根據(jù)W=UIt=I2Rt求出R1在低溫檔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

解答 解:(1)由P=UI可得,電烤箱在高溫檔工作時的電流:
I=$\frac{{P}_{高}}{U}$=$\frac{1100W}{220V}$=5A;
(2)由電路圖可知,開關(guān)S接b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烤箱處于高溫檔,
由I=$\frac{U}{R}$可得,R1的阻值:
R1=$\frac{U}{{I}_{高}}$=$\frac{220V}{5A}$=44Ω;
開關(guān)S接a時,R1與R2串聯(lián),電烤箱處于低溫檔,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電路中的電流:
I=$\frac{U}{{R}_{1}+{R}_{2}}$=$\frac{220V}{44Ω+66Ω}$=2A,
R2消耗的電功率:
P2=I2R2=(2A)2×66Ω=264W;
(3)R1在低溫檔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
W1=I2R1t=(2A)2×44Ω×10×60s=1.056×105J.
答:(1)電烤箱在高溫檔工作時的電流為5A;
(2)電烤箱在低溫檔工作時,R2消耗的電功率為264W;
(3)R1在低溫檔工作10min消耗的電能為1.056×105J.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功率公式、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歐姆定律、電功公式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判斷出電烤箱不同檔位時電路連接方式的判斷.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在學(xué)校的辦公樓建設(shè)工地上有一臺巨大的起重設(shè)備“塔吊”,其主要構(gòu)成為電動機和機械裝置兩個部分,簡化組成如圖所示,A為塔吊的配重,OB為塔吊的起重臂,C為能在起重臂上移動的載重小車,載重小車下掛有滑輪組,OB=25m.當載重小車在B點時,能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質(zhì)量是1.2t.如果這臺“塔吊”配置的電動機銘牌參數(shù)為“額定電壓380V,額定功率38kW”.在某次起吊作業(yè)中,該“塔吊”電動機正常工作25s,通過載重小車從距離O點為10m的載重臂上把一底面積為0.8m2、質(zhì)量為2.4t的方形重物勻速提升20m.(不計掛鉤、滑輪組和鋼絲繩重及摩擦,取g=10N/kg)那么:
(1)起吊前,該重物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
(2)起吊后,當重物勻速上升時,載重小車下電動機牽引鋼絲繩自由端的拉力要多大?這個拉力工作25s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在這次起吊過程中,塔吊上的電動機對重物做功的效率有多高?
(4)將重物從起吊點提升20m后,為保證塔吊安全工作,載重小車最多能向B點方向再運送重物平移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用以下器材:足夠的待測液體,帶砝碼的托盤天平,一個空玻璃杯,足夠的水,測量某液體的密度.請將以下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1)用天平稱出空玻璃杯的質(zhì)量為150g;往玻璃杯中倒?jié)M水,用天平測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200g,求出玻璃杯的容積為50cm3
(2)將水全部倒出,再注滿待測液體,待天平平衡后,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所示,則待測液體的質(zhì)量為191g;
(3)用密度公式計算出待測液體的密度為0.82×103kg/m3
(4)在實驗的過程中,下列做法可能會引起實驗誤差的是C.
A.天平應(yīng)該水平放置.
B.天平使用前要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橫梁平
C.先測盛滿水的杯子總質(zhì)量,倒出水后,再測空玻璃杯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9.作圖
(1)圖1是一吊燈掛在天花板的示意圖,在該圖中畫出吊燈受力的示意圖.
(2)如圖2所示的茶壺在倒茶時相當于一個杠桿,現(xiàn)以O(shè)為支點,在A點處提壺耳向杯中倒水,請畫出作用在A點的最小的動力F 及其對應(yīng)的力臂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
A.
         筷子
B.
        核桃夾
C.
       碗夾
D.
        面包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用繩子拉著一輛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當小車速度為 v 時,繩子突然斷了,繩子斷的瞬間小車將(  )
A.立即停止運動B.做加速運動
C.以更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D.按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用兩個均為20N的水平力分別向兩個相反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靜止不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
A.20NB.10NC.0ND.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小亮使用托盤天平測物體的質(zhì)量時,發(fā)現(xiàn)所使用的砝碼有磨損,則他所稱得的質(zhì)量比物體原實際質(zhì)量偏大(選填“大”或“小”).把質(zhì)量為10kg的金屬塊從地球帶到月球上,金屬塊的質(zhì)量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下面是曉婷同學(xué)設(shè)計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過程.
(1)如圖,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曉婷將一張白紙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將一個平面鏡 A垂直白紙放置,用激光手電貼著B(A/B)照射,并記錄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數(shù)如表.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本實驗的不完整之處是沒有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nèi).
入射角15°30°60°
反射角15°30°60°
(2)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她將平面鏡換成了透明的玻璃板,并取來了兩個相同(相同/不相同)的蠟燭.在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的燃燒變短,蠟燭的像與用來找像的蠟燭不再重合(仍然重合/不再重合).此時所成的像與物大小相同(相同/不相同).
(3)如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是一位同學(xué)測量的四組像和物體到玻璃板的距離.實驗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讀數(shù)均正確,但是分析數(shù)據(jù)時發(fā)現(xiàn)第二組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的偏差,你認為造成這個偏差的原因可能是C
實驗序號1234
物到玻璃板的距離/cm15.3023.0225.60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15.3023.1525.6028.50
A.選用的玻璃板太厚
B.選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斷蠟燭 B 與蠟燭 A 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時出現(xiàn)了較大偏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