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4.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A1示數變大,電壓表V示數不變
B.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2示數比值變大
C.電壓表V示數與電流表A2示數比值變小
D.電流表A1和電流表A2示數的差值保持不變

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lián),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根據電源的電壓可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V示數的變化,根據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可知滑片移動時通過R2支路電流的變化,根據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電流的變化,根據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干路電流的變化以及電流表A2和電流表A1的示數之差變化,進一步求出電壓表V和電流表A2的示數之比的變化.

解答 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并聯(lián),電流表A2測R2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
因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所以,滑片向右移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電壓表V的示數不變,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變阻器的電流減小,即A2的示數減小,根據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可知,電流表A1的示數變小,故A錯誤;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V和電流表A2的示數比值為變阻器的電阻,其電阻變大,所以該比值變大,故B正確,C錯誤;
根據并聯(lián)電路電流規(guī)律可知,電流表A1和電流表A2示數的差值為通過R1的電流,其兩端的電壓和電阻保持不變,所以該差值保持不變,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涉及到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關鍵是電路串并聯(lián)的辨別和電表所測電路元件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完成下列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5.按題目要求作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所示的電燈、開關和插座接入家庭電路中,電燈由開關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電熱飲水機有加熱和保溫兩種工作狀態(tài)(由機內溫控開關S0自動控制),從說明書上收集到如表的參數和如圖所示的電路原理圖.求:
熱水箱容量1L
額定電壓220V
加熱功率1000W
保溫功率44W
(1)加熱狀態(tài)時的工作電流;
(2)R1的阻值;
(3)若將水箱內裝滿20℃的水,需要工作25min才能加熱到86℃.求該電熱飲水機的加熱效率.[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冬季,輸電線結冰容易造成倒塔(桿)斷線,影響電能的輸送.為了保證正常供電,通常要給輸電線除冰:在短時間內讓輸電線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接通,使電路短路,輸電線中的電流很大,產生的內能增加,使冰熔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提起重力為300N的物體A,所用的拉力為200N,人的重力為500N,兩只腳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4m2.(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動滑輪的重力多大?
(2)將物體A浸沒在水中勻速提升時,人對地面的壓力為400N,物體A的密度多大?
(3)用這個滑輪組勻速提升另一個高為1m的豎放在水中的圓柱體B時,人拉力的功率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求13s時人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在10s內將重為9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不計繩重和摩擦,若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為75%,則拉力的功率為12W;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50N,此裝置的機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甲是利用磁懸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體,底座內裝有電磁鐵,電磁鐵的原理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盆栽底部磁體的下端一定是S極
B.增大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盆栽靜止時受到的磁力不變
C.增大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盆栽靜止時受到的磁力增大
D.增大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盆栽與底座之間距離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與浮力有關的情景,說法正確的是( 。
A.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漂浮在空氣中的氫氣球,所受空氣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潛在海底的潛水艇可以通過增大所受浮力實現上浮
D.同一支密度計測不同液體密度時受到的浮力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