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孔成像”

器材:大小略有差異的牙膏盒(硬紙盒)2只,薄白紙一小塊,膠水,剪刀,縫衣針.

制作方法:將兩盒套在一起如圖所示,將外面盒的底部粘牢,中心用針扎一小孔O(直徑約1 mm),B盒底部剪去,用半透明的薄白紙貼牢,作為成像光屏.

使用:將小孔對著光源,眼睛在B盒右端觀察薄紙屏,不斷調(diào)節(jié)B盒在A盒中的位置,可在光屏上觀察到景物清晰的像.認真實驗,回答問題: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小孔成的是________的像(填“正立”或“倒立”).

(2)拉動B盒,使紙屏和小孔距離增大,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將________.

(3)若用針扎兩個小孔,你可以觀察到________個像.

答案:(1)光沿直線傳播,倒立;(2)變大;(3)兩
解析:

  思路點撥: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源上的任何一個發(fā)光點都發(fā)出無數(shù)條光線沿直線向周圍的空間輻射,其中只有一條光線(極窄的一束光)通過小孔后繼續(xù)沿直線傳播并在屏上形成一個亮點,每一個發(fā)光點都能在屏上形成一個對應(yīng)的亮點,這些亮點集合起來,便構(gòu)成了與光源形狀相同的像,如圖所示.由圖可知該像是倒立的,當紙屏和小孔的距離增大時,屏上所成的像將變大,若紙屏和小孔的距離減小,則屏上所成的像將變小.另外,由于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實際光線匯集形成的,所以是實像.若有兩個小孔,那么光源發(fā)出的光線通過另一個小孔沿直線傳播,也能形成一個倒立的實像.

  小結(jié)點評:對小孔成像問題,必須明確: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

  (2)小孔成像中的“小”是相對孔和物體的距離及孔和光屏的距離而言的,孔的大小必須遠遠小于這兩個距離,才能觀察到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

  (3)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當孔和屏的距離大于孔和物體的距離時,成放大的像;當孔和屏的距離小于孔和物體的距離時,成縮小的像;當兩個距離相等時,成等大的像.

  (4)小孔成像時,像與物體形狀相同,與孔的形狀無關(guā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實驗中,一組同學相互配合做了以下實驗,請你根據(jù)他們的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回答問題:
①如圖所示,找來5個同樣的易拉罐,在每個罐的底部鉆出大小不同的孔,制作了5個小孔成像儀器;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用一個“F”形狀的發(fā)光器作為實驗光源;
③將光源和小孔成像器固定在光具座上,保持光源與小孔的距離不變,用5個小孔成像儀器分別觀測像的大小,并進行比較,記錄的現(xiàn)象和表格如下(d表示小孔直徑):
  孔徑大小/mm 成像清晰度 亮度 像的大小
1號 <1 很清晰 很暗 很小
2號 1 比較清晰 比較暗 比較小
3號 2 清晰 明亮 正常大小
4號 3 模糊 比較亮 比較大
5號 5 很模糊 很亮 很大
由此得出結(jié)論:在光源與小孔距離一定時,小孔越大,成的像越
 
(“清晰”或“模糊”).因此在做小孔成像實驗時,為了使觀察到的像更清晰,應(yīng)將易拉罐底部的孔鉆的
 
一些(“大”或“小”).
(1)做完這組實驗以后,有的同學想知道小孔成像時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孔徑的大小,孔徑越大,像越大;
猜想二:小孔與物體的距離,距離越長,像越;
猜想三:小孔與光屏的距離,距離越長,像越大.
為了驗證猜想二,必須控制
 
、
 
相同,改變
 
,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叫做
 

實驗過程中,小組的同學發(fā)現(xiàn),隨著光源距離小孔的距離越來越近,所成的像越來越
 
,說明猜想二是
 
(“正確”或“錯誤”)的;
(2)請你在圖中畫出小孔成像的原理,并由此判斷,小孔成像像的性質(zhì)是
 
立的
 
(“實像”或“虛像”).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