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偉和小李研究物體浸入液體的過程中容器底部所受壓強增加量△p 與哪些因素有關.所用相同的柱形容器底部都裝有壓強傳感器,他們在容器中分別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ρ >ρ ),然后將高 H 為 0.1 米的實心柱體緩慢放入液體中,逐步改變其下表面距液面的距離 h,如圖甲所示,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柱體浸入水中 表二:柱體浸入酒精中 表三:錐體浸入水中
序號h(米)Ap(帕)序號h(米)Ap(帕)序號h(米)Ap(帕)
10.0210060.0280110.0281.3
20.0420070.04160120.04130.7
30.0630080.06240130.06156.0
40.0840090.08320140.08165.3
50.10500100.10400150.10166.7
(1)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壓強增加量△p 與圓柱體浸入液體深度 h 的倍數(shù)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浸入同種液體的過程中,壓強增加量△p 與浸入液體深度 h 成正比.
(2)小李猜想:物體浸入同種液體中時,h 的增加量相同,△p 的增加量也相同.小偉猜想:物體浸入同種液體中時,h 的增加量相同,△p 的增加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于是他們用等高的實心圓錐體在水中重復上述實驗進行驗證,如圖乙所示,測得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三中. 分析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小偉的猜想正確,由表三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 可得出初步結論是:實心錐體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時,h 的增加量相同,△p 的增加量的變化情況是: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越來越。
(3)如果用實心球重復上述實驗,根據(jù)上述結論,可推理得出:實心球體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時,h的增加量相同,△p 的增加量的變化情況是: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先變大后變。

分析 (1)分析壓強的增加量與h的變化,得出正比例關系;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壓強增加量與深度增加的關系,得出結論;
(3)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結合球體的特點與圓錐的關系進行對比分析.

解答 解:
(1)由表1或表2中數(shù)據(jù)知,深度增加,液體壓強增加量也增大,且液體壓強增加量與深度增加量的比值不變,可知對柱形容器底部壓強增加量△p與圓柱體浸入液體深度h成正比;
(2)由表格3中數(shù)據(jù)知,同種液體,深度的增加量相同,物體的形狀不同,增加量不同,說明物體浸入同種液體中時,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即小偉的猜想正確;
計算壓強增加量與深度增加量的比值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圓錐體,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越來越。
(3)實心球的橫截面先由小到大再變小,對比(2),可以推測實心球體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時,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先變大后變。
故答案為:(1)正比;(2)小偉;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越來越。唬3)h的增加量相同,△p的增加量先變大后變小.

點評 此題是探究物體在浸入液體中的過程中,底部壓強增加量與深度增加量之間的關系,考查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結論的能力,并注意控制變量法和類比法的應用.為壓軸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桿可以省距離的杠桿是( 。
A.
羊角錘
B.食品夾C.核桃鉗D.
瓶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8.一底面積為400cm2的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裝有足夠多的水.現(xiàn)將一體積為1×10-3 m3的實心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本應漂浮在水上的木塊,由于吸水最終懸浮在水中,則當木塊靜止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對于未放入木塊時變化了多少?(水未溢出,ρ=0.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在“探究帶電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活動中
(1)小明發(fā)現(xiàn)用干燥的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膠棒都能吸引紙屑,這說明它們都帶了“電”,用摩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2)將其中一根棒懸掛起來是為了使其在水平面內能夠自由轉動.
(3)如圖,將兩個帶電棒相互靠近,發(fā)現(xiàn)相互排斥的是圖甲乙,相互吸引的是圖丙.

 (4)把其它經(jīng)過摩擦而帶電的物體分別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膠棒,發(fā)現(xiàn)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會跟橡膠棒排斥;而跟橡膠棒吸引的,就會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結論是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如圖所示,這是體育課時小強勻速向上做爬桿運動,若小強體重為500N,則他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0N,摩擦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選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同學站在磅秤上,人受到的重力與( 。┦且粚ο嗷プ饔玫牧Γ
A.磅秤對人的支持力B.人對磅秤的壓力
C.地球對磅秤的吸引力D.人對地球的吸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探究“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別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
讓小車自斜面頂端從靜止開始滑下,小車滑下后,在不同物體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

(1)實驗時小車每次都從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目的是為了讓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由圖示可知,小車在玻璃上運動的距離最大,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選填“多”、“少”、“快”或“慢”);
(3)根據(jù)這個實驗推理:若水平表面絕對光滑(即小車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運動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在大量類似實驗基礎上,牛頓等科學家經(jīng)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它是人們公認的物理學基本定律之一,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4)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勻速直線飛行的飛機上,自由落下了一顆炸彈,下列給出了幾種炸彈落地前與飛機關系的情形,如圖所示,請你認真分析后作出正確的選擇:①不計空氣對炸彈的阻力,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乙圖;
②實際上,由于空氣阻力的存在,炸彈與飛機的位置關系為甲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內裝有體積為1.5×10-4m3的水,水面距杯底的深度為12cm,杯子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1.0×10-3m2,如圖所示.
(1)求出水對杯底的壓強;
(2)求出這些水的質量;
(3)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壓強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重力. (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圖中的幾幅圖片展示的是福娃小運動健將在進行奧運比賽的場面.下面是李明對該比賽情景的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
A.擊出的羽毛球能夠在空中繼續(xù)飛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慣性
B.用槳向后劃水,皮劃艇會前進,這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受到地球的重力和腳的踢力
D.投籃時,籃球脫手后在空中下降的過程,不只受到地球對它的引力,還有空氣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