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如圖為我市某中學物理興趣小組設計的電子身高測量儀電路圖,其中定值電阻R1=6?,電源電壓恒為4.5V,R2的規(guī)格為“15? 0.5A”,電壓表量程為0~3V,電流表量程為0~0.6A,閉合S,則( 。
A.當測矮個同學身高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
B.當測高個同學身高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小
C.當測高個同學身高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D.當測高個同學身高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

分析 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根據(jù)測量值身高的變化可知R2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jù)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和R1兩端的電壓變化,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2兩端的電壓變化.

解答 解:由電路圖可知,R1與R2串聯(lián),電壓表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當測高個同學身高時,滑片上移,R2接入電路中電阻變大,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大,
由I=$\frac{U}{R}$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小,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小,故D錯誤;
由U=IR可知,R1兩端的電壓變小,
因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R2兩端的電壓變大,即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故B錯誤,C正確;
同理可知,當測矮個同學身高時,R2接入電路中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大,故A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涉及到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的應用,要注意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能根據(jù)歐姆定律直接進行判斷,應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jù)紅外線的熱作用可以制成紅外線夜視儀
B.鏡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也同樣遵守反射定律
C.可以利用鈔票上某些位置的熒光物質(zhì)在紫外線照射下發(fā)光來鑒別鈔票的真?zhèn)?/td>
D.彩色電視機的色彩是用紅、黃、藍三種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所示的是用來描繪某-磁體周圍磁場的部分磁感線,由磁感線的分布特點可知,b點的磁場比a點的磁場強(選填“強”或“弱”);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zhuǎn)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S極指向P處(選填“P”或“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生活中處處皆物理,同樣的物品可以有不同的用處,比如圖中的筷子,小剛喝汽水時用來起瓶蓋是為了省力,夾菜時是為了省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請根據(jù)圖中的實物連接圖,在右邊方框內(nèi)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有一位坐在開往繡惠的公共汽車上的乘客說:“繡惠終于來到了我身邊”,他說這話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公共汽車B.繡惠C.公路D.其他車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運動物體中,平均速度有可能1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汽車B.正在快速爬行的螞蟻
C.正在走路的行人D.高空中正常飛行的波音747客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甲,在探究“不同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實驗中:
(1)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加入初溫相同、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ρ>ρ煤油).選用相同電加熱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時間內(nèi)吸收相同的熱量.
(2)水和煤油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①根據(jù)圖甲可判斷出a物質(zhì)是水;②根據(jù)圖乙可判斷出a吸熱能力強.
(3)本實驗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4)若質(zhì)量為200g初溫為20℃的水吸熱75600J,則水的溫度改變了80℃(在標準大氣壓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要求作圖:

(1)如圖a所示,輕質(zhì)杠桿A點掛一重物G,O為支點.請在B處畫出使杠桿平衡的最小動力Fl的示意圖,并作出阻力臂l2
(2)根據(jù)圖b中標出的電流方向,從電池組、電流表、電壓表三個元件符號中選兩個填入電路空缺處.填入后要求:閉合開關(guān),小燈泡L1和L2并聯(lián)且都能發(fā)光.
(3)如圖c是樓梯照明燈的模擬電路.要求是,在樓梯的上下兩端都能對燈進行控制.請在圖上補畫連接導線,使之符合這一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