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1947年,第一臺微波爐問世,微波爐就是用微波來煮飯燒菜的,微波是一種電磁波,這種電磁波的能量不僅比通常的無線電波大得多,而且還很有“個性”,微波一碰到金屬就發(fā)生反射,金屬根本沒有辦法吸收或傳導它;但微波可以穿過玻璃、陶瓷、塑料等絕緣材料,且不會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僅能透過,其能量也會被吸收.微波爐正是利用微波的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可以阻擋微波從爐內逃出,以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裝食物的容器則用絕緣材料制成,微波能透過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隨之運動,劇烈的運動產(chǎn)生了大量的熱能,于是食物就“煮”熟了.這就是微波爐加熱的原理.
(1)通過閱讀上面的短文可知,在微波爐中應選用下列哪種容器來加熱飯菜C.
A.不銹鋼盆子 B.鐵盆子 C.玻璃盆子 D.銅制盆子
(2)微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3×108m/s.請你猜想,微波具有能量(選填“具 有”或“不具有”).
(3)為安全使用微波爐應選用三孔插座.
(4)微波爐的外殼為什么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

分析 (1)微波爐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蕩從而加熱食物的,利用了電磁波.
(2)微波是電磁波,電磁波在真空的速度與光速是相同的;微波具有能量;
(3)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要接地;
(4)因為金屬外殼對電磁波有屏蔽作用(防止電磁波向外輻射),所以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造.

解答 解:(1)由短文知道,電磁波有幾個重要的特性:微波一碰到金屬就發(fā)生反射,金屬根本沒有辦法吸收或傳導它;但微波可以穿過玻璃陶瓷、塑料等絕緣材料,且不會消耗能量;故選C玻璃盆子;
(2)微波傳播速度和光速一樣是3.0×108m/s,未必對人體有害,猜想它具有能量;
(3)微波爐的金屬外殼應接地,三孔插座其中一孔是接地的;
(4)微波一碰到金屬就發(fā)生反射,金屬根本沒有辦法吸收或傳導它,微波爐的外殼用不銹鋼等金屬材料制成可以阻擋微波從爐內逃出,以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故答案為:(1)C;(2)3×108;具有;(3)三; (4)見解析.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短文中現(xiàn)象的分析和評估能力,是中招的熱點,學習中的難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音調低,高是指響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觀察思考如圖后你會發(fā)現(xiàn):制造飛機用的材料一定具有密度小的力學特點;發(fā)射火箭用的推進劑(燃料)一定具有熱值大的熱學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學習熱學時的“物理學習筆記”,其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一定會升高
B.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含有的熱量越多
C.熱量總是自發(fā)地從溫度低的物體向溫度高的物體傳遞
D.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一初溫為20℃的鐵塊,溫度升高到120℃,需要吸收5.98×105J的熱量.已知c=0.46×103J/(kg•℃),c=0.13×103J/(kg•℃)
(1)鐵塊的質量為多少;
(2)若這些熱量完全被 100kg的鉛吸收,鉛的溫度會升高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小組用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當蠟燭距凸透鏡30cm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始終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燭焰、透鏡、光屏的中心沒在同一高度上.
(2)當蠟燭距凸透鏡6cm時,光屏上沒有(填“有”或“沒有”)像,在實際生活中放大鏡(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應用這一原理.
(3)當蠟燭距凸透鏡18cm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用不透明硬紙板將凸透鏡遮擋一半,則光屏上的像是完整(填“完整”或“不完整”)的,但像將變暗.
(4)當蠟燭從距離凸透鏡12cm處移動到距離凸透鏡30cm處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和凸透鏡間的距離變。ㄌ睢白兇蟆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為26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3cm
B.只將蠟燭和光屏互換,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縮小的像
C.只將凸透鏡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將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物理興趣小組在研究凸透說成像實驗時,如圖所示,當蠟燭距透鏡10cm時,在另一側距凸透鏡6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像一定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6cm
C.當蠟燭向凸透鏡靠近時,像一定會變小
D.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是4cm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可能得到燭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實驗前要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餡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當蠟燭和光屏位于圖中位置時,光屏上呈現(xiàn)了燭焰清晰的橡,這個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去掉光屏,眼睛在A處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這個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