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閱讀《潮汐發(fā)電》,回答問題.
潮 汐 發(fā) 電
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可見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兩次的漲落現(xiàn)象,早上的稱為潮,晚上的稱為汐.潮汐現(xiàn)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陽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轉效應所造成.漲潮時,大量海水洶涌而來,水位逐漸升高;落潮時,海水奔騰而去,水位陸續(xù)下降.每天海水漲潮、退潮各兩次,漲潮與退潮一般間隔6小時.海水在運動時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統(tǒng)稱為潮汐能.潮汐是一種蘊藏量極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需開采和運輸、潔凈無污染的新型能源.
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發(fā)電.潮汐發(fā)電是水力發(fā)電的一種.在有條件的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筑堤壩、閘門和廠房,圍成水庫,水庫水位與外海潮位之間形成一定的潮差,從而可驅動水輪發(fā)電機組發(fā)電.如圖所示是潮汐發(fā)電的原理圖.與普通的水利發(fā)電的不同在于海水與河水相比,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較大,并且呈間歇性.
潮汐電站一般有三種類型,“單庫雙向型”就是其中之一,即用一個水庫,漲潮與落潮時均可發(fā)電,只是在水庫內外水位相同的平潮時不能發(fā)電.位于我國浙江省的江廈潮汐電站就是一個單庫雙向型電站,建成于1980年5月,總裝機容量為3200kW,年發(fā)電量約為107kW•h,為世界第三大潮汐發(fā)電站.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潮汐發(fā)電是將潮水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2)一個單庫雙向型潮汐電站一天可以發(fā)電4次.
(3)若江廈潮汐電站一年有350天正常發(fā)電,平均實際發(fā)電功率為2000kW,則此電站每天發(fā)電的時間約為14h.(結果請保留整數(shù))

分析 (1)潮汐能的特點是運動,運動的物體具有機械能中的動能;發(fā)電機是因為運動而產生電;
(2)“單庫雙向型”用一個水庫,漲潮與落潮時均可發(fā)電;
(3)根據(jù)t=WP計算出時間.

解答 解:
(1)潮汐運動時具有機械能,潮汐發(fā)電是機械能通過發(fā)電機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原理轉化為電能;
(2)“單庫雙向型”用一個水庫,漲潮與落潮時均可發(fā)電,又因為每天有兩次的漲落現(xiàn)象,故一個單庫雙向型潮汐電站一天可以發(fā)電4次;
(3)根據(jù)P=wt
總功的發(fā)電時間為t=wP=107kwh2000kw=5000h,
每天發(fā)電的時間約為:5000h350≈14h
故答案為:(1)電;(2)4;(3)14.

點評 通過閱讀材料,了解潮汐能發(fā)電的特點與原理,會利用數(shù)學知道進行相關的計算,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當光線從水射向空氣時,它的反射光線如圖所示.畫出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圖是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的情景,請根據(jù)圖中的情景,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學家歐姆的名字作為單位的是( �。�
A.電流B.電阻C.電壓D.電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可能不變
B.10℃的水比20℃的水含有的熱量少
C.把生雞蛋放到沸水中,水將溫度傳給雞蛋
D.把燒紅的鐵塊放到冷水中,鐵塊的內能一定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四幅圖中能說明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兩臺機器正常工作,功率小的機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機器( �。�
A.做功多B.做功少C.做功慢D.做功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一個雞蛋的質量約50mgB.考場內的溫度約為20℃
C.課桌的高度約30cmD.正常人的脈搏一分鐘約跳15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對一確定的導體,其電阻R=UI所表示的意思正確的是( �。�
A.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B.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C.導體的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D.導體的電阻等于導體兩端電壓與通過導體的電流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