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用______作為平面鏡豎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前面的蠟燭A,用眼睛觀察。
在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為了比較物體和像 ______ 關系
(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體和像 ______ 關系
(3)在像的位置換上光屏,______(能,不能)接收到像,所以平面鏡成的是______ 像。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南盧氏縣育才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復習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兩個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
(1)請在圖中作出蠟燭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標出A'、B')____
(2)該同學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越大。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并將實驗結(jié)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成________ (選填“正比”或“反比”)。
(3)該同學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某一個光斑的直徑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1.5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陽的直徑為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上冊期末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現(xiàn)有下列器材:蓄電池(6 V)、電流表(0~0.6 A,0~3 A)、電壓表(0~3 V,0~15 V)、定值電阻(若干)、開關、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要利用這些器材探究“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請根據(jù)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連接成完整電路_____(導線不允許交叉)。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無示數(shù),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壓表示數(shù)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實驗中多次換用不同阻值的定值電阻,并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保持不變,讀出對應不同阻值的電流表示數(shù),并記于表格中,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結(jié)論:___________。
(4)上述實驗中,小明將10 Ω的電阻換為5 Ω的電阻,閉合開關后,應將滑片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_______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shù)。
(5)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哪種規(guī)格的滑動變阻器_______。
A.50 Ω 1.0 A B.50 Ω 0.5 A C.20 Ω 1.0 A D.20 Ω 0.5 A
(6)小明想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他的實驗方案可行嗎?請說明理由。答:_____(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南盧氏縣育才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物理周末作業(yè)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導體的電阻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問題時,老師引導同學們做了如下實驗:
(1)猜想:導體電阻可能與導體材料、橫截面積_______、_______有關。
(2)實驗時,同學們用圖甲的實驗裝置分別把a、b、c、d四根金屬絲串聯(lián)接入電路A、B兩點之間,探究情況如下表:
當選用______兩根金屬絲,可探究導體電阻跟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
(3)如圖乙的實驗,可探究導體電阻與________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南盧氏縣育才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物理周末作業(yè) 題型:實驗題
小義看到教學樓對面的玻璃幕墻把太陽光反射到教室里,他想:光在反射時會遵循怎樣的規(guī)律?于是他利用平面鏡、白紙板、量角器和激光筆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
(1)由圖甲可以得出結(jié)論: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如圖乙將紙板NOF向后折,紙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說明__________。
(3)小義想利用上述器材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繼續(xù)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他將白紙板和平面鏡互換位置,做了如圖丙所示的實驗,但是他無法確定像的位置,他應該用_______代替平面鏡,就可以解決問題。請你寫出平面鏡成像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十三章《內(nèi)能》單元測試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兩只完全相同的燒杯甲和乙分別放入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只完全相同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并分別用相同的溫度計測量它們的溫度。為了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放熱能力,實驗步驟如下:
(1)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加熱后,觀察甲、乙兩杯中的溫度計,發(fā)現(xiàn)甲杯中水的溫度比乙杯煤油的溫度____;(填“高”或“低”)
(2)若要水和煤油溫度升高的相同,要停止對_____杯加熱,對另一杯繼續(xù)加熱;(填“甲”或“乙”)
(3)實驗表明: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為了比較各種物質(zhì)的這種特性,在物理學中引入________這個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第十三章《內(nèi)能》單元測試 題型:填空題
水與酒精混合,總體積會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 ,分別在冷水杯和熱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熱水中的墨水擴散快,說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快慢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九年級物理人教版上冊期中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在兩個同樣的燒杯中,分別裝入等體積等溫度的水和煤油;
B.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插入水和煤油中測量溫度;
C.在燒杯中,分別放入功率相同的電熱器,分別加熱一段時間使水和煤油的末溫相同;
D.記錄水和煤油各自的加熱時間。
小聰認為:
(1)步驟A存在的錯誤是________。
(2)實驗中加熱時間________(選填“長”或“短”)的液體吸熱本領更強。
(3)小明認為實驗初始條件中______________的條件不必要。若無此條件,則實驗C步驟應變?yōu)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學年九年級物理上冊 16.2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 習題同步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圖(a)所示電路,當閉合開關S后,兩個電壓表指針偏轉(zhuǎn)均為圖(b)所示,則電阻R1和R2兩端的電壓分別為________ V、________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