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風箏是靠空氣的浮力上升的

B. 水下的潛水艇,下潛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氣象探測氣球里所充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密度

D. 同一支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C 【解析】解答:A. 風箏是利用流體壓強產生的升力升空的,所以該選項不正確。B. 水下的潛水艇,下潛過程中排開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因此所受浮力保持不變,所以該選項不正確。C. 氣象探測氣球里所充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氣球受浮力作用而上升,所以該選項正確。D. 同一支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總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大小不變,所以該選項不正確。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章 機械與人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2011年4月10日,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北斗八號導航衛(wèi)星發(fā)射到預定橢圓軌道,該橢圓軌道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599千米,如圖是北斗八號導航衛(wèi)星的軌道示意圖。已知該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機械能不變,則關于該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過程中勢能、動能、速度的變化是( )

A. 勢能增加、動能減小、速度減小 B. 勢能減小、動能增加、速度增加

C. 勢能減小、動能增加、速度不變 D. 勢能不變、動能不變、速度不變

B 【解析】地球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且質量不變,遠地點的相對距離最大,勢能最大,近地點的相對距離最小,勢能最小。衛(wèi)星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質量不變,速度增大,故動能增大,而相對距離減小,故勢能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第8章 運動和力 單元測試 題型:單選題

許多瓶蓋的側面都有密集的豎直的條紋,這樣做的目的是:( )

A. 增大摩擦 B. 堅固耐用 C. 節(jié)約材料 D. 便于運輸

A 【解析】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瓶蓋的側面都有密集的豎直的條紋,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浮力 單元檢測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的若干操作,根據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深度的關系,應選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序號)。

(2)若選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

(3)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應選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序號)。

③⑥ 液體密度 ①⑤⑥ 【解析】(1)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設深度的關系,應選用液體密度相同,所處深度不同的③、⑥來進行; (2)比較操作②④⑥,液體的密度不同,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的關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應選用液體密度相同,排開液體體積不同的①③⑤來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浮力 單元檢測題 題型:填空題

小明一家在海洋公園游玩時,細心的小明在海洋館里發(fā)現了很多物理現象。圖甲中所示的魚是刺豚魚,全身長滿了硬刺,平時緊縮身體,一旦生氣或受到驚擾時,就會急速大口吞咽海水或空氣使身體迅速膨脹(圖乙所示),使全身的刺都豎起來,這個過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將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增大 【解析】刺豚魚在生氣或受到驚擾時,急速大口吞淹海水或空氣使身體迅速膨脹,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它受到水的浮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浮力 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機器人在海面下作業(yè),若它一直下潛,在此過程中( )

A. 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大 B. 所受浮力變大,壓強變小

C. 所受浮力不變,壓強變大 D. 所受浮力不變,壓強不變

C 【解析】當它完全浸沒于水中時,此時密度與排開液體體積均不變化,所以浮力大小不變,二隨之不斷下潛,其深度增大密度不變,所以壓強逐漸變大,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季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十章 浮力 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由于溫室效應,將使南極的冰山融化,其結果是( )

A. 海平面不會變化 B. 海平面下降

C. 海平面上升 D. 無法判斷

A 【解析】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冰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它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設冰山的重力為G冰, 冰漂浮在水面時,排開水的體積為V1,冰融化成水后在原來的水中懸浮,它排開水的體積為V2, 冰融化前F浮=ρ水gV1=G冰,所以V1= 冰融化后,由冰融成水質量不變知:G水=ρ水gV2= G冰,所以V2= .V1=V2 ,即冰融化后,水面高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年春季八年級物理下冊 12.2 滑輪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滑輪A上掛一重10 N的物體B,C為固定點(地面),當滑輪A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勻速上升時,滑輪A的速度為重物B上升時速度的________,力F應為_______N(滑輪A和繩重及摩擦均不計)。

1/2 20 【解析】在相等的時間t內,B上升的速度v B=h/t,A上升的速度v A=h/2t,顯然v A= 1/2v B,又因為滑輪A和繩重及摩擦均不計,故F=2G B=2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屆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訓練:第十四章 了解電路 題型:單選題

【2017•衢州卷】有甲、乙、丙三個帶電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帶正電。先用甲靠近乙,發(fā)現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圖)。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乙?guī)д�,丙帶正�?/p>

B. 乙?guī)ж撾�,丙帶負�?/p>

C. 乙?guī)ж撾�,丙帶正�?/p>

D. 乙?guī)д�,丙帶負�?/p> D 【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甲帶正電,甲和乙是排斥的,則可知乙一定帶正電;乙和丙相互吸引,則丙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故應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