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慣性小實驗”:如圖所示,把卡片放在杯口上面,再把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用手指使勁彈一下卡片,卡片飛了出去.而扣子由于慣性會掉入杯中.物理學中,把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稱為慣性.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2)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即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3)拋出的物體最終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解答 解:受到敲擊的卡片飛出去,卡片的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fā)生了變化,卡片被拋以后,而扣子由于慣性會掉入杯中,扣子最終會落向杯子的原因就是由于扣子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特性.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特性,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跟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都沒有關系.
故答案為:慣性; 掉入杯中; 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質(zhì)量.

點評 熟知慣性的概念,深入理解慣性的意義是解釋生活中很多與慣性有關的現(xiàn)象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情況中,人施加的豎直向上的力沒有做功的是( 。
A.把水桶從井中提上井臺B.把水桶沿水平方向提到家門口
C.把水桶從樓下提到樓上D.提著水桶靜止站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燒杯的底面積是200cm2,里面裝有一定量的水(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吊著未知物體,先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圖乙),水位升高到B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18N;再將物體緩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點C處,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是23N(不計物體帶出的水).則物體的質(zhì)量為2.8kg,從乙到丙,水面降低了0.025m.(g取10N/kg,ρ=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一塊長為L,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與桌邊相齊(如圖所示).在板的左端施加一水平推力F=10N,使木板右端勻速緩慢地離開桌邊$\frac{L}{3}$.在木板移動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大小不變,摩擦力大小不變,木板對桌面的壓強大小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在彈簧測力計下方掛100g砝碼,砝碼受到的重力為1N(g取10N/kg);不計空氣阻力,讓彈簧測力計分別以5cm/s的速度勻速上升和10c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記為F、F,則F:F=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在“探究帶電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活動中:

(1)小明發(fā)現(xiàn)用干燥絲綢摩擦過的有機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膠棒都能吸引紙屑,這說明它們都帶了“電”;
(2)如圖,將兩個帶電棒相互靠近,發(fā)現(xiàn)相互排斥的是圖a、b,
(3)在人類認識到物體帶電的本質(zhì)之前,總在想,到底有沒有第三種電荷呢?經(jīng)驗認為,如果能找到一個帶電體既能和帶電玻璃棒相互吸引,也能和帶電橡膠棒吸引,則說明有第三種電荷存在.事實上我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的帶電體,后來直到發(fā)現(xiàn)物體帶電本質(zhì)是由于電子的轉(zhuǎn)移,終于認定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1654年,在德國的馬德堡市的廣場做過的著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炗辛Φ淖C明了大氣壓的存在;人們把760毫米高的汞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稱為1個標準大氣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小明將微風電風扇與小燈泡按如圖所示的電路連接并進行實驗,用手快速撥動風扇葉片,這時發(fā)現(xiàn)小燈泡發(fā)光,微風電風扇居然變成了“發(fā)電機”.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風扇發(fā)電的原理是電磁感應
B.小燈泡發(fā)光是把光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C.電風扇發(fā)電過程是把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D.電風扇發(fā)電的原理是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7.如圖所示,一本英漢字典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畫出字典所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