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此器皿是我國古人發(fā)明的,叫作欹器(欹qi,奇+欠=歪斜面后張口吐),又常被稱做歌器.它是一種計時器,類似沙漏.設計奇特:有雙耳可穿繩懸掛,底厚面收尖,利于盛滿大量的水時而傾倒.其上放置勻速滴水,則形成周期性自動滴入水、傾倒水、空瓶立正,循環(huán)往復.
關于“欹器”的最早的有關記載,可見于戰(zhàn)國時《荀子》一書.記載如下:“孔子觀于魯桓公(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于守廟者日:此為何器?守廟者日:此蓋為宥(同“右”)坐之器.孔子日: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復.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復,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吁!惡有滿面而不復者哉!”(注解:滿則復的“復”同“覆”,即傾倒.)
(1)我國古人發(fā)明的“欹器”,其用途是計時;
(2)通過閱讀材料,“欹器”的制作原理是“欹器”的重心隨著水的多少而發(fā)生變化,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出現(xiàn)端正和傾斜的不同狀態(tài).

分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欹器”是一個古代用來計時的器物.
一個物體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這一點,這一點就叫做物體的重心.

解答 解:(1)讀材料可知,“欹器”是一種計時器,類似沙漏.因此,其用途就是用來計時;
(2)分析“欹器”的結構特點可知,未裝水的欹器豎立時,容器無法正立而是略有傾斜,說明它的重心略高于轉軸,盛水適中時,容器和水的整體重心應該在轉軸下方,故容器端正;當盛滿水時,容器和水的整體重心在轉軸的上方,故重心上移,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容器傾斜,水流出,當水流盡時,它又像開始時那樣傾斜.
因此,“欹器”的制作原理可總結為:“欹器”的重心隨著水的多少而發(fā)生變化,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出現(xiàn)端正和傾斜的不同狀態(tài).
故答案為:(1)計時;(2)“欹器”的重心隨著水的多少而發(fā)生變化,在水的重力作用下出現(xiàn)端正和傾斜的不同狀態(tài).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古代的一個計時器物.重點是對重心的理解,抓住重心位置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形狀,二是物體的質量分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小明和小麗坐好行駛的校車上,小麗說自己是靜止的,她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路燈B.迎面駛來的汽車C.路邊的樹木D.正在行駛的校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標有“6V、0.5A”字樣的小燈泡,設想把它接入9V的電源兩端,使它正常發(fā)光,應給它( 。
A.并聯(lián)一個6Ω的電阻B.串聯(lián)一個6Ω的電阻
C.并聯(lián)一個3Ω的電阻D.串聯(lián)一個3Ω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成語“震耳欲聾”的意思─欲:快要,就要.形容聲音很大.指聲音特別大,特別吵,耳朵被震的快要聾了.此成語涉及的物理知識是說明聲音( 。
A.響度大B.音調高C.可以傳播信息D.可以傳播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是陳列在中國科技館“神奇的聲世界”展廳里的一個展品,通過用錘棒擊打,可以發(fā)出7個音階,請你判斷能發(fā)出最高音調的金屬管是最左端.(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 (1)在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如表中是某實驗小組在實驗中所用導體的相關物理量的記錄,要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長度是否有關,應選用A、D兩根導體;要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材料是否有關,應選用A、B兩根導體.
導體編號ABCD
長  度(m)1.01.01.00.5
橫截面積(mm21.21.22.41.2
材  料鎳鉻絲錳銅絲鎳鉻絲鎳鉻絲
(2)小剛用如圖所示電路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實驗中最好選擇規(guī)格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燈泡.用電壓表分別測出A與B、B與C、A與C兩點間的電壓為UAB、UBC、UAC.經(jīng)過多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是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lián)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
實驗次數(shù)UAB/VUBC/VUAC/V
10.82.23.0
21.02.03.0
31.21.83.0
(3)小剛在實驗中測量多組數(shù)據(jù)的主要目的是A(選填序號)
A.尋找普遍規(guī)律    B.減小實驗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造成誤差的原因是( 。
A.刻度尺放得不正B.測量者的估計能力有所不同
C.讀數(shù)時視線跟刻度尺不垂直D.有刻線的一邊沒有貼近被測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某一溫度下,連接在電路中的兩段導體 A、B中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中信息可知 ( 。
A.導體B的電阻為5Ω
B.導體A的電阻大于導體B的電阻
C.導體A兩端電壓為0V時,導體A的電阻為0Ω
D.導體B兩端電壓為3V時,通過導體B的電流為0.3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一杯水和一桶水,它們的比熱容相同.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義是1kg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為4.2×103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