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將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10.00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整蠟燭火焰、凸透鏡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3)若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圖乙),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把蠟燭向下(選填“上”或“下”)調;
(4)如圖丙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cm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照相機工作的.
(5)在圖丙所示情況下,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左移動;
(6)在圖丙所示情況下,小明將自己戴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右移動;
(7)在實驗中若發(fā)現無論光屏如何移動,均無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蠟燭放在1倍焦距以內.
(8)圖丁是另一個同學做實驗時情景,此時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則像的性質是C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放大的虛像 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