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

(1)如圖所示的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請你在圖中畫出鉤碼所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圖和此時杠桿受到的動力F1的力臂l1

(2)下表是小華得到的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小華同學想使杠桿在如圖2所示的位置再次平衡,他在右邊所掛鉤碼的重量是圖中所掛鉤碼重的2倍.請根據(jù)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幫小華估計一下,要使杠桿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上再次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________倍.

答案:
解析:

  答案:(1)如圖所示

  (2)2

  講析:(1)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根據(jù)力的三要素就可以畫出鉤碼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動力臂是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2)根據(jù)小華所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因為杠桿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上再次平衡時,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右邊所掛鉤碼的重量增大1倍時,左邊的拉力也應當增加1倍,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的2倍.

  點評:本題的第一問比較好解答,第二問有點難度,因為在解答第二問中,同學們必須根據(jù)小華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得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個結論,這樣才能正確地估計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保山)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
次數(shù)
鉤碼
重G/N
鉤碼上升
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
示數(shù)F/N
彈簧測力計移動
的距離s/cm
機械效
率η%
1 1 10 0.5 30 66.7
2 2 10 0.75 30 88.9
3 2 20 0.75
(1)實驗中應該
勻速
勻速
 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
(2)第3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為
60
60
 cm,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88.9%
88.9%
;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機械效率與
提升的物重
提升的物重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鉤碼重G/N 鉤碼上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機械效率
η/%
1 1 10 0.5 30 66.7
2 2 10 0.75 30 88.9
3 2 20 0.75    
(1)實驗時,豎直向上
勻速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緩慢上升;
(2)第3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為
60
60
cm,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88.9%
88.9%
;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機械效率與
鉤碼重
鉤碼重
有關;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
動滑輪重
動滑輪重
繩重
繩重
等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機械效率η/%
1 1 10 0.5 30 66.7
2 2 10 0.75 30 88.9
3 2 20 0.75
(1)實驗時,應豎直向上
勻速
勻速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動滑輪下的物體緩慢上升;
(2)第3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為
60
60
cm,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88.9%
88.9%
;
(3)分析1、2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效率越高
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輪組效率越高
;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
動滑輪重力
動滑輪重力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長方體木塊A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圖
甲、丙
甲、丙
兩圖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分析圖甲和丙,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3,說明: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4)圖乙中,F(xiàn)2=4N,砝碼受到的摩擦力f=
0
0
N.
(5)小華同學還想利用上面的實驗器材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她應該怎么做:
分別將木塊平放、側放、豎放在木板上,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較得出結論
分別將木塊平放、側放、豎放在木板上,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并記下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較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大豐市九年級上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cm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N

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cm

機械效率

η/%

1

1

10

0.5

30

66.7

2

2

10

0.75

30

88.9

3

2

20

0.75

 

 

 

 

 

 

 

 

(1)實驗時,豎直向上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物體緩慢上升;

(2)第3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移動的距離為      cm,滑輪組機械效率為      ;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滑輪組機械效率與          有關;

(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還可能與      和________等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