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電路元件A和B,通過元件的電流與它們兩端電壓的關系如圖甲所示.把它們并聯(lián)接在電源電壓為3V的電路中,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________ A,這時元件A消耗的電功率是________ W.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物理章節(jié):第十三章 內能與熱機練習題 題型:計算題
楊老師家的汽車尾部上標有“2.0T”的字樣,其中“T”就是“渦輪增壓”,是利用高溫、高壓的廢氣去沖擊“廢氣渦輪”高速旋轉,來帶動同軸的“進氣渦輪”也高速旋轉,從而增加吸氣沖程的進氣量并增大進氣氣壓,使汽油燃燒更充分,燃氣壓強更大,同時也減少了廢氣中的有害物質,達到提高發(fā)動機效率和減少廢氣污染的目的.這輛汽車的最低油耗可達0.2kg/(kW•h),已知汽油的熱值為4.5×107J/kg.(溫馨提示:最低油耗是指燃燒最少的汽油獲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0.2kg/(kW•h)表示獲得1kW•h能量消耗0.2kg汽油).求:
(1)0.2kg的汽油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2)該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最高可達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八章《電功率》針對訓練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電熱的利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熱對我們來說總是有利的 B. 電熱對我們來說總是不利的
C. 電飯鍋是利用電流熱效應的原理制成的 D. 電視機工作過程中沒有產(chǎn)生電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 第二章 改變世界的熱機 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流程如圖是用來說明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轉化情況.關于對圖中①②③④的補充正確的是
A. ①做功沖程,②內能轉化為機械能,③壓縮沖程,④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B. ①壓縮沖程,②內能轉化為機械能,③做功沖程,④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 ①做功沖程,②機械能轉化為內能,③壓縮沖程,④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D. ①壓縮沖程,②機械能轉化為內能,③做功沖程,④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物理:第十六章 電流做功與電功率章節(jié)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小西在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接通電源,瓶內空氣被加熱而膨脹,使U型管的液面高度發(fā)生變化。
(1)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
(2)圖甲所示的裝置是用來研究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的熱量與________的關系;
(3)由圖乙可知:在電阻相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一個電阻的電流越________,產(chǎn)生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物理:第十六章 電流做功與電功率章節(jié)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0V,通過導體的電流為0.2A,通電時間為1min,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為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物理:第十六章 電流做功與電功率章節(jié)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兩根阻值不等的電阻絲R1、R2串聯(lián)后分別放入兩個透明容器中,并封閉等量的空氣,通電前,A、B兩U形管內的液面相平,接通電源一分鐘后,通過A、B兩個U形管內的液面相比較
A. A管中的液面較高 B. B管中的液面較高
C. A管和B管的液面一樣高 D. A管中的液面先升高后又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八章比值問題專題訓練題 題型:多選題
如圖甲的電路中,R1、R2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電阻R2兩端的電壓U1,通過電路的電流為I1,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1;在不改變電源電壓的情況下,用30Ω的電阻R3替換R1,此時R2兩端的電壓為U2,通過電路的總電流為I2,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2,則
A. U1:U2=1:2 B. P1:P2=4:5 C. R1:R2=3:1 D. I1:I2=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九年級物理全冊《第十章 機械能、內能及其轉化》質量檢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有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m甲∶m乙=5∶3,比熱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們放出相同的熱量,則它們降低的溫度之比Δt甲∶Δt乙=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