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無錫)下列實驗與實例,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是( 。
分析:(1)物體發(fā)聲的條件:聲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在物理學上,有規(guī)則的振動是樂音,無規(guī)則的振動的噪聲;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妨礙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入耳處減弱.
(4)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會不停地跳動,說明鼓面振動發(fā)聲.選項正確.
B、美妙的歌聲使人心情愉快,發(fā)動機的噪聲使人心煩,這是樂音和噪聲,不是聲產生的條件.選項錯誤.
C、郵局電話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較好,這是減弱噪聲的傳播,不是聲產生的條件.選項錯誤.
D、月球上沒有空氣,宇航員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說明真空不能傳聲.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針對一些實例,要明白其反映的是聲的產生,還是聲的傳播、傳播介質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無錫一模)氫氣球下掛一小重物G在空中恰能沿直線MN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和風力的影響,圖中氣球和重物G在運動中所處的相對位置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無錫一模)人類對“運動和力的關系”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漫長的探索過程.
(1)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一根據(jù)生活經驗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錯誤觀點被人們沿用了近兩千年.
(2)十七世紀,伽利略通過理想斜面實驗,正確地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如圖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有如下步驟:
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小球沿一個斜面從靜止?jié)L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
④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續(xù)運動下去.
上述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事實,有的則是科學推論,將這些事實和推論進行分類和排序,以下正確的是
D
D

A.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B.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C.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④→推論③D.事實②→推論③→推論①→推論④
(3)伽利略得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將會
永遠勻速運動下去
永遠勻速運動下去
,伽利略由此開創(chuàng)了實驗和推理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在我們初中物理中也用到此方法進行研究的有
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無錫一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現(xiàn)將凸透鏡、蠟燭和光屏放在如圖所示的光具座上進行實驗.若圖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則B位置上應放置
凸透鏡
凸透鏡
;實驗時將蠟燭遠離透鏡,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靠近
靠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實驗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光屏應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無錫一模)小汽車的“經濟耗油量(90km/h)8L/100km”,是指這輛汽車以90 km/h的速度行駛100km,消耗汽油8L.該汽車在經濟耗油量下沿直線勻速行駛250km,則汽車消耗多少升汽油?這些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如果此時汽車的效率為30%,求:汽車的功率.(汽油熱值3.2×107J/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無錫)木塊在大小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內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進2m,拉力做功為
10
10
J,功率為
1
1
W;若木塊重15N,在此過程中重力對木塊做功為
0
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